140 腹动肠鸣(2/2)
见怪不怪其怪必败,在内家拳的那些高手,都是在自己练拳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走过这些过程,把练拳中酸甜苦辣都当成练拳中一道道的风景,看一下明白一下也就过去了,迷恋在哪个风景中都是错误的,因为在练拳中那些都是过程而不是终点,终点自有终点的感觉。
人的感官是差别很大的,只有有经验的明师在这时候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弟子。有些人天生敏感,有些人天生迟钝,因为人人不同所以我也没有必要把我练拳中所有的感觉和过程都赘述出来。,和中药铺一样,我写了3000个药名,其实对你有用的也就是几味药而已,罗列这么多药名,会浪费了读者的时间。
在这里再一次强调师父的作用,奉劝那些自学的朋友,在你盲人摸象走投无路的时候,在你的机缘到来的时候找个老师吧。有了正确的指导才能在学拳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个西医的主刀大夫,也不能给自己做大手术的,在那些三国小说中,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手术也是别人帮着做的,武圣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何况我们呢?在练拳中有人能帮助你,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响鼓不用重锤,我相信我的话,诸君可以认真的去理解。
古人有句话叫“愁肠百结”,其实你不犯愁的时候,你的肠子也是“百结”的,现在北方的菜系里有一道名菜就叫“九转大肠”,人的大小肠对人的身体很重要,它在你的肚子里弯弯绕绕是很重要的器官。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涛风簸自天涯
这句古诗用来形容我们的大小肠倒是再贴切不过了。古人修道形容这个地方“九重铁鼓”也好,“九曲黄河”也好,说明这个地方不好练,也说明了它在人体的重要xìng。这些东西我们知道一些就行了,在练拳中认真的对待,不急不躁的才能练好内家拳。
今天少林、明天武当、后天练峨嵋,我不是说这些门派不好,许多门派流传几百年都是好东西,但是这些门派就像满汉全席300多道菜你都要,那就会吃坏了身体。你的身体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门派的东西,那样练习不出功夫,拳乱脑子就乱,本来就是一个班长的材料,管七八个人还凑合,你非让他去指挥八国联军,他根本胜任不了,时间长了不出毛病才怪。
练拳的明师高徒,那些在练拳中得到了好处,获得了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他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不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这在练拳锻炼中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适得其反。儒家讲中庸之道,谨言慎行就是不去触碰这个度的“上限”和“下限”。古人了解“物极必反”的道理,“机关算尽,必遭天谴!”在古代一个做尽了坏事要被杀头的人,临去刑场之前,还要给一顿好吃的,天理、国法、人情、是古人遵循的大道理,这是古人的美德。
同样在体育锻炼之中,也有轻、重、缓、急也有劳逸结合,初学拳的诸君要慢慢的自己去把握,要把握自己最适宜的这个“度”,这样才能把身体调整到最健康的状态,用最佳的身体状态去完成自己在十丈红尘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