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昏君志愿 > ~第八章~朝议政事

~第八章~朝议政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战魂嘲讽 原力体 霸体神芒 大罗金仙在人间 龙虎再起 轩辕决善 网游之长生不死 凉州马超 天降神武 混蛋之裂变时空

「皇上驾到!」

随着老太监海澄尖刻的叫声,我缓缓走进金碧辉煌的宣武大殿。

太祖皇帝曾规定太监品秩最高为四品,最低者为八品,并且永为定例。

说到海澄这个人,身为司礼监随堂,官至正五品,已是难以再昇上去。

他本是先帝的随堂太监,一直做了二十几年,本来今年也差不多退休了。

然而我见他人虽是年老,却是机敏异常,便继续重用之。

海澄的声音是很yīn声细气,可但中气十足,气息极是绵长,明显在内功一门下了不少功夫。

据说皇宫内重要职位的太监都练有独门秘学,他们以师徒制一代传一代,不少更是高手中的高手。我刚即位不久,对此倒未有深究。

武功练得高的人,不刻意显露的话,根本与普通人无异。

看来若有空闲,倒是可以找海澄问一问。

我的武功并不算很好,那是相比起我那天下无敌的老爹而言。

华夏皇族的传统本就尚武,甚至还可以说曾经是半个武林世家,我那老头子更自命武人出身,或多或少都有重武轻文的倾向。除了我这个倒楣蛋之外,他不怎样要求儿女们读书写字,却勒令人人必须勤练武艺。

我的练武天份总体来说并不算很高,当然也不算很笨,只是生xìng在诸皇子中最为懒散,一再被老头子评为庸才,结果却是被迫练得最悲惨的那个。

小时候的我不单文才武略要读,练武要求更是严格,基本上整个孩童时代就是过着早上练武,下午读书,晚上再练武的生活。

老头子招过天山剑仙,请过江湖豪侠,也拜过青城长老……甚至连什麽边防将军都抓齐,不过我越长大就越多诡计,三两个月就能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把他们一一打发掉。

唯一待得最久的大概是少林寺的了空和尚,他在宫里呆了足足两个夏天,那是因为这个老秃头相当识相,从不主动跑来sāo扰我。

了空和尚一般都是丢武功秘藉让我练,然後自己就跑去睡大觉,後来我跟他混熟了就更甚,索xìng与他一起夏rì眠眠正好眠。

可惜老头子很快就发现真相,随之给我换了一个接着一个的师父,还不时给我检查练武进度,那时的生活可谓相当悲惨。

在我十五岁离开皇宫之後,原本以为可以逃离练功地狱,可但老爹给我找的新娘子竟是文武全材、举世无双……

为了不至於惨败给怡宁,也为了不至於在床上被宰──她在最初的时候可是把我当仇人办呢,我也只得抖擞jīng神,由懒散变得奋发用功起来。

怡宁最可怕的地方是过目不忘,由於天资极是聪慧,我甚至戏称她为人肉字典。那几十个师傅留下来的武功秘笈,还有了空和尚那什麽七十二秘技,我自己虽然从一开始就丢在一边,却也被怡宁迫着背诵得七七八八。

如此一来,在小时候用尽心思逃学也全部白废功夫,结果还是让怡宁教了,老头子这一招端是好棋。

本来就无官无职,也不需要为衣食烦恼,四处游山玩水结交损友,空闲之余就和老婆大人谈文论剑,倒是乐也融融,练武再苦也成为一件赏心乐事。

嘛,我也不说假话,确实是她教导我居多,所以也算是我一个师傅啦。而我在一班少年时代认识的猪朋狗友当中,就变成一个可悲的妻管严、奴隶兽。

即使我再怎样澄清怡宁在家里是如何的千依百顺,也总是被人说成砌词詨辩。

太过完美太有才学和太能干的妻子有时候就是烦恼之源啊。

相反兄弟们就有诸多事务做,有的要行军打仗,有的要管理国事,有的忙着花天酒地。先是老头子威迫,後是怡宁利诱,这样此消彼长之下,我就比起一众皇子兄弟强上不少,比我厉害的大概只有那个号称军神二世,那拉练了三十几年功夫的二哥。

因为很少走出过京城范围的缘故,我不清楚自己的身手怎样,只从定期的皇族切磋知道我比兄弟们高,二哥和怡宁则都比我强,当然啦……她只是强过我一点点,真的只是一点点而已。

问题是,怡宁也从未进入江湖,我俩的水平到底怎样,亦无从得知起来。

本来想在二十岁行冠礼之後──这时才算正式dú lì,可以离开皇室的监控,那时就带着老婆出外闯一闯,也看看这个花花世界,还可以学学武侠传说,过过剑侠情侣的瘾头,谁知却当上了这个麻烦无比的皇帝。

唉,这下子完全失去人生预算了。

说回太监吧,我虽然并不讨厌这种不男不女的可怜虫,毕竟在皇宫生活十几年,都习以为常了;但若果能够换成美女的娇柔叫声,岂不是使早朝变得更具备观赏价值吗?

可惜这个点子只能在心里想想,假如说了出来,老家伙们肯定会群起反对。

归根究底,他们太不浪漫了。

两排大臣见我坐下,恭恭敬敬的,一齐向我施行跪拜之礼。

「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十个人的语音极为齐整,有如同出一撤。

因为朝臣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习说这句话。

「众爱卿请平身。」我的声音虽不大,仍直及殿末。

这不过是学老爹的客套说话,我对这班老男人可是一点爱都欠奉。

有爱的话,岂不就成了心理变态?

见宣武殿内寂静无声,我便向站在旁边的海澄点点头。

海澄一挺胸,高声叫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这段说话其实暗含了一个意思──皇帝我没多少心思想开早朝,要大臣们自动自觉,尽早结束。

还是孟然,他很不识趣的踏出一步。

「启禀陛下,关於抽选禁军的事情……」

我直接打断他的话:「跟武相商量,离京前把写上奏折给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