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功课作业(1/2)
屈指一算时rì,从老爹驾崩到我登基,也快满两个月了。
老家伙们初时以为我做了连串的改革,并且怖令新的法制和新的军政要则,想必是勤政爱民,纷纷高声赞扬本朝又多一位英明君皇。可是当朱批注解事件暴露出来之後,他们终於都发现到我最真实的xìng格……也就是懒散。
遇上一些大事情、大问题,我可能还有机会会认真地去想,毕竟我是一国之君嘛,一丁点责任心总是有的。但是对於小事小项,我则没有多少兴趣,这根本就是浪费我的脑袋容量。就算有人在早朝上提及,我就会摆出一副昏昏yù睡的模样,臣下都不是笨蛋,观察我的反应就能得知了。
其实我是故意地表态,特意展露给他们看的。
不到一个月,老家伙们都因而变得识趣起来,朝会中只提及一些政策大方针和必须我做主的军政要务,地方民生以至基础建设、甚至是地方官僚的升迁等等全部都以奏折形式上书──即是上完朝会递给负责送交坤宁宫的司礼监──我和怡宁则戏称之为「交功课、上作业」。
这天我太早醒来,见闲来无所事事,又未到早朝时间,便恶作剧心起,跑到宣武殿偏阁的一间躲起来,极度恶质地偷听臣下的说话。
宣武殿的两个偏阁都经过了改建,现时每个偏阁的主厅都能容纳多达二十人的会议,另外也开辟了几个小间,用来给大臣们小休或者是开小型会议。
到了辰时,官员们都陆陆续续到达,准备预会之余,便互相打起招呼来。
「啊哈,甲大人,您的气息很差啊,交了功课没有?」
「一点都不好……昨晚为了上作业搞了整个通宵啊。」
这两个词汇──交功课和上作业,已经成为本朝文武时尚的社交口头禅。
对於那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情,朝中大臣都知道就算跟我说,我都是转眼迅即忘掉,等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有结果下来;反而奏折上书交到坤宁宫,却总能极速发下来,快的话需时半天,最迟也只需两天。
其效率之高,可说是诸朝之冠。
这样一来,大臣们就慢慢承认坤宁宫掌握实权的做法,我隐约觉得他们已经开始欢迎,甚至可以说是庆幸这个才智过人又温婉大方的女子成为华夏一国之后。
我亦乐於看到这种变化。
「对对,您听说了吗?前两天丁大人那份奏折被坤宁宫退回来,还被骂得狗血淋头,他现在没脸出门了,整天都窝在家里。」
「难怪丁大人这几天他一直黑口黑面的,原来是这样,哈哈哈。」
「那是自然啊,就算奏折被退,批注也多是温言解释,很少有责罚的情况,丁大人那作业肯定是俗不可耐,娘娘大家……娘娘才会如此破例责骂他吧。」
「这样说,甲大人您的份奏折应该是被通过了吧,看您乐得这个样子。」
「乙大人您也真的是,只是说我不说自己,年尾的朝廷大比,您肯定是信心十足的吧!」
简单的几句对话,显示出朝中大臣已经把自己的奏折通过与否,看成对自己能力的评核。朝廷大比是年终时最重要的一次评核,到底升官发财还是贬职边陲就看这个了,而报告公事进度和抒发军政见解,书写奏章就是最简单快捷的办法。
另一个原因是怡宁审阅奏折极为严格……
意义不明──退!
动机不纯──退!
言辞夸张──退!
论证失实──退!
耗费过多──退!
……甚至刚刚开始时,奏折的退还率高达八成,亏她还有耐xìng为那些蠢材书写注解,不过还是有跟我埋怨过官员的水准差劲啦。
就算是到了现在,朝臣开始留意到批奏的关键条件,仍然接近一半的被退返。
那些能通过坤宁宫的奏折,基本上就等於能实际执行,宫员们自是着紧在意。再加上一股争强好胜心在内,派系与派系之间大家互争苗头,其意义就更加丰富了。
这天晚上我例行到坤宁宫报到──基本上我每隔一至两晚都会来这边睡,这已经成为一种众所周知的习惯了。其余的rì子就随便呆,金龙殿也好,其他後宫也好,堂堂皇帝还会愁没地方睡觉吗?
现在习惯之後的怡宁应该也没什麽意见了。
毕竟有来自慈宁宫和生儿子的压力,另一点是打野食尝鲜是男人天xìng,可谓其乐无穷。怡宁也明白我并非荒yín无道那种皇帝──何况很多时候我的确是乖乖窝在金龙殿睡觉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