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宫女秀女(2/2)
难道要当众讲明我太爱怡宁,不忍让她伤心吗?
不管怎样,这一记闷棍我都必须要默默承受的了。
而亦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我两个月来只曾在乾清宫睡过几晚,大部份都是留在坤宁宫夜宿,或者到其他後宫找新鲜火辣的秀女们鬼混。
所谓秀女,简单来说其实也就是宫女。
而两者之间的分别,就是在於新和旧。
新一年到来鲜嫩可口的叫秀女,过多一年人老珠黄就成了正式的宫女。
咳,按本昏君的理解应该是这样没错。
虽然工作都是差不多,秀女的地位却普遍比起宫女高,主要是因为──新鲜感。
新鲜火辣的**总是最吸引人的,即使皇帝当然亦不会例外。老太监们经验丰富,总是能够观微入细,特别懂得讨好那些有前途有希望的秀女。而当过了一年之後,当秀女们不再新鲜,那些没有被宠幸过的,也就打回原型变成宫女了。
这秀女正常一般来说是每年招选一次,某些荒yín的暴君曾有一月一次的例子,可惜我是个荷包紧缩的昏君,可养不起每月一次的秀女,还有相关住宿和车马费呢。
各个道、州、郡都有特定的分配名额,以百人为限,主要为挑选年轻的宫女,以服侍皇帝和後宫的妃嫔,有时一个特别优秀的亦会以供皇族作婚配之用。
选秀的要求并不复杂,如同民间的选美差不多,主要是姿容秀丽,身家清白,未曾与人结婚。在年龄限制方面,最小的是十一岁,最大的则可至二十岁。
在我登基即位之初,两位太后就马上帮我选了近百位秀女进宫。当时有不少王宫大臣都特意挑选女儿选秀,他们倒也不怕女儿们就此锁於深宫。因为皇宫规定,所有宫女假如没有受到皇帝的宠幸,也没有妃嫔特别要求的话,年满三十就必须离开皇宫,出宫时还会送上丰厚金银作为『嫁妆』。
故此有不少贫民百姓都借着选秀的机会让女儿尝试进宫。可是穷等人家朝不保夕,连吃饭生计都有问题,养育出来的女儿多数脸有菜sè,又如何能入评审者法眼?所以尽管多有民家女子参与选秀,实质选取出来的秀女仍多以富家或小康出生为主。
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保安问题需要考虑,就是秀女本身的背景方面──由於这每年都有一次选秀的机会,华夏帝国建立不久,周边树敌甚多,很容易就会混进刺客或是心怀不轨的人。
所以世家大族的女儿入宫进选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实,只有他们丰厚的身家和固定的基业,才能保证进宫的秀女没有异心。即使如此,所有的秀女都要备案立册,一旦有什麽异动,她们出身的家族就肯定会糟秧。平民女子若没有本地名望者的保荐,想要参加选秀已经难乎其难,而能够当选秀女的,更是百中无一。
想要进宫自是极难,但相对成功进宫的秀女而言,假如能够得到皇帝的临幸,那就真的是一步登天,成为高高在上的妃嫔一员。
新来的秀女我是染指了几个,虽则未有给她们任何名份,却有特定的轮候方式。
後宫众多宫女太监都知道,这几个秀女大有可能晋升成妃嫔,更是卖力的讨好。
至於秀女以外的其他宫女,我就不太敢碰,谁知道她们有没有受到老头子宠幸过。
其实那些和老头子有过关系,地位较高和年轻的宫女都住进了慈宁宫,而身份卑微和年龄较大的则送出宫削发为尼,一般而言能够在後宫内走动,让皇帝看到的宫女都有条件成为妃嫔。
然而先帝的情况却有点特别──皇帝没错每晚就寝都有「起居注」做的纪录,甚至连妃子是否在和月的rì子生产也会有专人跟踪备案;问题是我这个老头子太过风liu,最喜就是窃玉偷香之事,加上他武功极高和行踪飘忽,起居注很多都是当值太监硬着头皮乱报的,根本不足为信。
除却在攻城陷阵的rì子,十晚里至少有九晚半都呆在金龙殿办公,随街可以抓个人访问一下──谁会相信?
基於上以的理由,本皇帝相当克制自己的sè心。
我可不想在老头子的头顶加一冠绿油油的帽子。
虽然他可能并不会介意……或者应该说根本无法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