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希平身世(修)(1/2)
长安──华夏帝国的首都。
作为这片大陆上最庞大的国家首都,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jīng锐禁卫军驻兵三十万,外国人口更占了四份之一,不愧为东方大陆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四大中心。
dì dū名叫长安,与皇宫原名乐和,後改无忧之号相映成衬。
长安、乐和、无忧,古人大概都怀有这些愿望才以此命名。
然而,历史中有那位皇帝能够完全做到真正的安乐无忧呢?
太祖爷爷在退位後郁郁寡欢至死,老头子则是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为了争这个位子,谋反、起义、陷害、暗杀、战争,林林种种的层出不穷。
史上有名的君王不是死於yīn谋诡计,就是折於伤痛病患,能活至天寿的实在屈指可数。真正活得长久的反而是那些寂寂无名,少起风浪又不引人注目的平凡皇帝。
明君也就死後风光,生前毫无人生乐趣。
暴君更是遗臭千年,亦有可能暴屍荒野。
所谓前车之监,无论明昏还是暴昏,看来都不是智者之选。
於是我的志愿一栏里已经改为填上:「当一个平庸无奇的昏君」。
长安城作为华夏一国之都,曾名为咸阳,也叫过大兴,至今已经拥有一千多年的悠长历史,规模足足是一般城池的十倍,其城壁厚而高,护城河宽且深,外表看去庄严宏伟,气派非凡,故有『天下第一名城』之称。
然而城池太大这点也不全是好事,在老头子即位初年,当时国内尚有东齐和南楚两大割据势力的威胁存在,他便曾经以『城广民稀、不便管理』以及『城墙过宽、易攻难守』两大理由,打算把原来长安城的规模缩减一半,後来因为众多朝臣联名上书反对,又考虑到搬迁拆卸的耗费太大而作罢。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注一)
整个长安城呈横长矩形,按中轴对称布局,显得井然有序,很有规律地排列成棋盘格状的街道网络。
其外围的大城池称之为外郭,专建坊市和住宅。当中总共有大街二十二条,其中南北向大街八条,东西向大街则有十四条。这些纵横交错的街道将外郭城分作了一百一十坊,前隋时代时又称之为里,坊间则遍布着民居、佛寺和道观。
在外郭的城墙上,则总共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门的明德门为正门--也正好就是本昏君的年号。
城内北部正zhōng yāng则兴建内城,再细分为南北两个部份──南部城内有各zhōng yāng官署和太庙、社稷等祭祀建筑,称之为皇城,则是六部官首的行政机关所在;而北部就是皇帝妃嫔所居住的无忧宫,也就是宫城了。(注二)
在这个拥有过百万人口的巨城之中,有四条沟渠提供居民rì常生活和环境用水,水流由地底抽出,四季源源不绝,就是被大军围城之际,也不虑欠缺食水供应。
长安城东南一角,有一座美轮美奂的人工园林——芙蓉园,园中有曲江池,乃长安名胜,定期对外开放,百姓均可游玩。其湖池弯曲有致、水波荡漾,故名曰曲江,花开时节香飘满园,士庶泛舟游乐池中,美景之名,盛极一时。
而在巨城的东北方,则是另一座大型宫殿——大明宫的所在,是二十年前老头子特意兴建用来消暑的夏宫,其主殿含元殿亦曾一度用作举行朝会的宫殿。宫中内庭建有豪华园林太液池,则是皇帝渡过炎炎夏rì时的避暑圣地。
两三个月之後踏入盛夏,dì dū恐怕会成火炉,若然皇帝不想变成烤鸭的话,大明宫就是最就近的逃难选择
长安的商业活动,以外郭的东西两市为代表。这二市的位置其实都很靠近皇城和宫城,所以贸易活动主要还是为皇室贵族和高官达贵服务,所卖的商品jīng致高雅之余,价格也是贵得惊人,一般平民百姓不一定能负担得起。
大笔商业交易中西市尤其繁盛,其西南相邻的崇红坊,还建有波斯胡寺,当中更以『胡商』最为闻名於世。
此胡商,大多是指来自帝国西方的商人,近一点是来自西域诸国,远的则是波斯大食,甚至连来自西大陆最强和最神秘国度的大秦商人也有。
在地理位置上,长安城正是东西客商汇聚的丝绸之路的中枢点──沿着运河向东南,是富庶的江南之地,而出城往西北走,穿过陇西天水,就是西域各国了。
近千年来,在华夏这一片辽阔的土地之上,都以长安为中心进行东西大陆的交易买卖,由江南的jīng细丝绸、芳香茶叶,以至於西域的玻璃工艺、葡萄美酒,一切的货物都是应有尽有,其都城的繁华程度,大陆上实在无出其右。
所以在长安这个巨大的城市,你会很容易找到各式各样的人种……棕发蓝眼的胡姬、乌黑矮细的昆仑奴,皮肤雪白嫩滑的大理苗人瑶族,也有与华夏人差不多的朝鲜人,或者从rì出之地而来,身材矮细的扶桑人等。
我们所乘坐的华贵马车从无忧宫东门而出,原本出入这里都是需要严密盘查的,不过只要侍卫们扬一扬他们的腰牌,那就没人敢再过问了。
他们可是官至五品的御前带刀侍卫,内城的一众门卫都是眼光势利的家伙,就连这些宫中的重要人物也只能站在马车旁边守卫,那车内之人自是贵不可言,至少不是皇子公主就是后妃嫔仪,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过来搜车。
当马车缓慢地出了内城的关卡,张楚雄走近到窗边,压低声音问道:「皇上打算先到那里?」
他此言一出,我就重重的瞪了他一眼:「早就告诉你了,出到宫就别再叫朕皇上!」
「那请问皇上……应该叫您什麽?」张楚雄怔了一怔。
「嗯……」我想了一会,才决定好说词。
「朕现在就姓王,名叫王远,乃是来长安游学的书生,你们都管叫我王少爷好了。顺便跟兄弟们说一说,朕……我以後出宫都是这个名字和身份。你们再小心统一一下称呼,免得一会儿乱了谱。」
世人皆知当今华夏帝号明德,姓夏名衒,这始终是一种避讳。然而知道皇帝原名远志却很少,所以我完全不担心会露出马脚。
「遵……是,王少爷。」张楚雄差点又叫错。
「王远,嘻嘻,这名字真有趣。」坐在我身旁的希平笑得直乐。
我没空去理这疯妮子,只是跟张楚雄说道:「以後跟我出来都要小心一点,先去东市那边找间茶楼坐一坐吧。」
「是!卑职知道了。」
窗旁的侍卫应声而去,我的意思是去个地方吃点什麽,顺便再探听一下民情,看看百姓现时的生活。
毕竟这次是微服出巡嘛,仍要做点像样的公事才成,免得回去被怡宁笑我无所事事。
「皇……哥哥!」希平嘻嘻一笑,柔软的身子直黏过来,更是腻声道。「那我该叫什麽好呢?」
「你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吧,用回那个就好。」我没好气的说。
其实就算叫希平也没什麽关系,宫中或者朝臣会清楚这公主封号希平,百姓可不管你是什麽公主,知不知道又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理会这麽多作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