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寒冬前的吹风会(1/2)
第652章 寒冬前的吹风会
影视寒冬!
这是国內影视文化圈自2019年开始,常常会提起的一个词。
或许对於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他们只会感觉到,行业內的项目越来越少了,投资越来越小,开工越来越困难了,薪资越来越低了,活越来越不好找了,尾款也越来越难要了。
而若是將视野再拔高一点,从全局来看,就会发现这种情况的成因,是极为复杂且多方面的。
事实上,作为业內的头部民营企业,星河集团一直是处於影视文化產业的最前沿,掌握著业內最多和最详细的一手的数据。
按照星河集团相关部门基於行业数据与政策动態进行的深度分析,以及王皓对於未来的了解。
2019年以后,国內的影视市场增速將会放缓,这主要会体现在电影总体票房的增长动能减弱。
要知道国內的观眾数量在经过数年的电影票补贴后,基本上是全部挖掘出来了。
600亿至700亿,这就是目前全国电影总票房的上限。
或许后面这个数字有可能被超过,但隨著人口老龄化和经济的周期性下行,全国总票房即便上会处於一个缓慢降低的趋势。
事实上在王皓前世,中国2019年的全国电影总票房就只有642.66亿元,同比仅增长5.4%,增速较2018年下降了3.66%。
之后2020年是204.17亿元,2021年是470亿元,2022年是300.67亿元,2023年是549.15亿元,2024年是425.02亿元。
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中间因为某些特殊事件导致全国单年票房出现异常低值,但剔除这些低值,也会发现,国內电影每年的总票房也確实是处於下降状態。
国內票房增长的这一放缓甚至是下降,充分反映了內地影视市场正在从“银幕扩张驱动”转向“內容质量驱动”的阵痛。
儘管国內新增银幕9708块,总数更是高达69787块,但单块银幕的產出同比下降了约8%,三、四线城市的影院隨著票补的结束,也基本上是处於难以为继的状態。
而在这种存量市场,当行业处於下行周期时,大眾观看电影的意愿降低,从原来的每年看四、五场电影,变成每年看两、三场电影,头部效应就会凸显。
大家会在困难的时候,选择观看那些口碑更好,质量更佳的电影,市场对於爆款会產生依赖,资本也会向头部製作集中。
就好比刚刚过去的2019年春节档,王皓的《火星救援》几乎就拿下了票房大盘的一半。
而在去年,票房排行榜前10名的影片,就贡献了全年45%的票房。
这种情况下,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全年票房低於1000万元的影片占比超70%。
这种“马太效应”在网络影视领域同样十分显著。
按照广电公布的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数量,也是同比下降15%,但单部平均投资增长20%,几家网络视频平台的头部项目几乎垄断了平台资源。
简单的说,就是以后的影视行业,是大资本大公司的天下,没资本没人脉,这个圈子你就別想玩转。
关於这一点,即便是星河集团和王皓也难以扭转,因为影视行业內最大的公司,就是他们星河集团。
虽然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並在尝试著进行解决,但光是加大对中小成本的影视项目投资,以及扶持新人,只能算是治標不治本,关键的问题依旧是没法解决。
至於说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还不是房地產经济出了问题,居民负债率太高了,老百姓手里没钱,还看啥电影,免费的抖音短视频刷著不香吗?
关於这个王皓和星河集团也没办法,他总不可能给全民发钱吧,沈万三可不好做,他也没那个实力。
而且这情况是利好抖音的,甚至於免费阅读、免费短剧这些,星河集团也正在布局。
具体到他们公司,能做的也只是在这“存量市场”里生存下去,熬过寒冬,藉助抖音逆周期发展。
不过这种话肯定是不能在会上说的,王皓所提出的建议也就是几点。
一是出清落后產能,藉助影视寒冬期实现行业技术升级。
这方法前几年国家在煤炭、钢铁等產业用过,几年后“反內卷”也在建材、光伏、新能源等行业继续使用。
方法很老套,但也有效。
简单点说就是干掉行业內的小虾米,让出市场的同时,用这些小虾米给大公司补血。
当然这么说有点不好听,所以叫出清“落后產能”,实现產业升级。
对此,文化部门的领导表示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后面相关部门会在监管政策上进行全面收紧,以完成整个行业的重塑。
而事实上,今年2月份广电就已经开始实施《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公示管理办法》了。
该办法要求网络剧、网络电影在立项和成片阶段两次送审,审查標准与院线电影趋同。
过去国家在这两部分是属於放养状態的,网络剧和网络电影的尺度,明显大於电视剧和电影,像是什么妖魔鬼怪,露腿露胸的擦边,抄袭和犯罪暴力题材,层出不穷,隨便点开一个网络视频平台,那些白的海报就晃眼睛。
但未来这方面的限制就会多了,网剧和网大也得在广电的监管之下,而不是由网站自查。
如此一些小的影视公司,失去了网大和网剧这样的生存土壤,要么加大投入升级製作水平,要么投靠行业大公司或平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当然,这种行为也有个弊端,那就是会抑制文化创作的多样性,大资本和大公司投资製作影视作品,肯定是偏向於更成熟的商业化题材。
比如说喜剧、主旋律这些。
但限制也不是禁止,事实上就王皓这个资深从业者看来,目前国內有很多院线电影,根本就没有进入电影院的必要。
过去电影上映,那是只有院线这一个平台,可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很多没明星、没特效、没投资的低成本电影,完全可以走网大模式。
比如那些青春片、廉价喜剧片,上院线也是一日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