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337章 知识的份量(4k)

第1337章 知识的份量(4k)(1/2)

目录
好书推荐: 青菲舰 终极医主 御兽:我的灵宠拥有游戏面板 从木叶根部开始做幕后黑手 火影:谁让他当忍者的 娱乐圈公敌:老婆,高高在上 四合院:我在两界当倒爷! 某科学的都市名捕 同时穿越,但是颠佬 游戏王:您的好友正在杀出冥界

第1337章 知识的份量(4k)

主要还是这个来源有点让人头皮发麻,至少海装局的同志知道,高振东在这之前,是根本没有参加和气垫船相关的工作的,而且气垫船这东西别看我们搞原理样机搞出来很早,但是这并不表明在这之前就有很多国外的成果可以参考。

因为在气垫船这件事情上,我们算得上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而赶晚集的原因,除了诸如材料、围裙形式、发动机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刚才高振东说出来让同志们感到头皮发麻的东西——理论!

而这个理论,搞气垫船的张、王二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海装局的同志倒是很明白的——这东西在高振东这里出现的时间,不说是按天算吧,最多也就是个按月算的事情。

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就搞出来从50年代末至今,同志们都没解决的问题——理论。

不管这套理论是否完善,至少能听得出来,是成套、成体系的,这就很不得了。

搞研究的同志都知道,哪怕是胡编,能编出一套逻辑自洽、成体系的理论来的,都是非常不简单的,甚至胡编的还要更难编一点,毕竟是无中生有。这方面流传最广的例子,就是几十年后魔戒迷津津乐道的事情,托尔金能活生生编一套语言出来。

而且高总工绝不可能胡编一套东西出来,人家要脸的。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找成名的人去完成某些方面的工作,就是因为除了能力和经验之外,成名的人有维护自己脸面的需要,多多少少有些顾忌。

搞气垫船的两位同志,反应可就直接多了,和此时国内很多专业领域的同志一样,天下苦理论久矣。

“真的?高总工,您的大作在哪里?”同志们都顾不上客气一下,反正高总工既然提出来这件事情,那就必定是要教给同志们学习的。

高振东从自己带进会客室的包里,摸出来一份纸质材料:“都在这里了……”

倒不是他不愿意拿磁带或者是磁盘出来,而是防工委给他打过招呼,“振东啊,给同志们材料的时候,还是尽量给纸质文件……”

原因无他,纸质文件复制困难啊,流传不易。

虽然电子档能加密,但是密钥的管理始终是个薄弱环节,对于防工委来说,是一点儿都不想冒险,尤其是从高振东这类同志手上流传出来的东西,再怎么严格都不为过,所以也就只好苦一苦使用这些材料的同志了,复制麻烦点就麻烦点吧。

再说了,这类材料那是想复制就能复制的?麻烦点才好,越麻烦越好!反正纸质材料在阅读的时候,比起电子档来说还是有优势的,这一点,别说现在了,就算到了21世纪,正经看书的时候也还是更愿意看纸质档。

两位同志把这份材料拿到手上,手里就是一沉。

嚯!份量不轻啊!看来高总工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在这方面下这么大力气,但是此刻两位同志深刻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重量!

起码两斤!

16开的打印纸打印出来的东西,份量比正常印刷的要重,更别说高振东这里的纸都是高克重的好纸,就更重。

此时的他们,越发好奇到底高总工在里面都写了些啥,这知识怎么这么重!

高振东:其实不关我事,是你们搞气垫船的同志自己在后面这一二十年写得太多了。

翻开目录一看,两位同志就好像是金箍棒到手的孙大圣一样,喜不自胜,仅仅一个目录,就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两斤知识的确不简单。

垫升理论、水上姿态、阻力分析、稳定性、操纵性、围裙……林林总总十几个章节,好几百页。

详细到了什么程度,举个例子,这里面对阻力的分析,从目录上看,就有十多种阻力来源,而且每一种来源还了一定的篇幅,这些篇幅里的内容是什么,两位同志还来不及看,但是他们相信高总工总不可能在里面诗兴大发写打油诗,绝对每个字都是有用的。

说实话,他们打死也不相信这是高振东在最近才搞出来的东西,实在是数量有点大。

不过转念一想,这位高总工是流体力学专家,好像又能解释一点点,也许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在这之前人家研究流体力学的时候研究过的,只是在气垫船这个特殊的应用上重新算一遍就行,而计算这个事情嘛,有了计算机,算这点东西的算力总是不缺的,更别说这位高总工一看就是那种能调得动算力的人。

而这件事情在海装局同志的眼里,就是另外一个感受,见多了,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

虽然这里面有一点他们对于这些东西的研究并不深入,对于难度和耗时并没有直接的概念这个原因在里面,但是更多的,还是他们在高振东身上,这类事情实在是见多了。

这还是有时间给他慢慢写,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开会的时候他从了解问题到解决问题,总共只几十分钟的事情也不少见。

两位同志仅仅翻完目录,就抬起头来:“高总工,能不能这样,我们先回去学习学习您的大作,过几天再来拜访您向您请教?这里面内容实在是丰富,一时半会儿我们恐怕连哪儿不懂都没法提出来。”

搞过研究的人都知道,能明确的提出自己“哪儿不懂”,已经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至少是已经入门了,这个程度需要时间去熬才熬出来的,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数学,别说懂不懂的事情,那属于是想多了,能把一个问题本身看懂,就能难倒全世界99%以上的人。

“在非奇异复射影代数簇上,任一霍奇类是代数闭链类的有理线性组合”,说实话,反正这个问题到底是个啥,高振东是看不懂的。这也是数学方面相比物理的永动机之类,胡说八道的人更少的原因——看都看不懂自然就没法胡说八道。当然,哥德巴赫猜想除外,因为陈老先生的成就,这个数学难题是在国内被介绍得最全面的一个,而且这个题目的某些描述形式也足够简单。

所以两位同志的话,非常的务实,这两斤知识,不点时间,恐怕他们也提不出问题来。还不如多看一段时间,集中提问题,尽量一次性解决,免得耽误高总工时间。

看高总工这个工作状态和能力,想想都知道自己两人不能三天两头的来找人,别的不说,就“找不找得到”这个问题,就得打个巨大的问号。

高振东倒是不担心他们提问题把自己难住,毕竟自己这几年的流体力学也沾了不少,而且自己脑子好,这套材料取出来之后也研究了不短的时间,想来在研究初期帮同志们一把,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八零:老太太拋子弃女 穿成恶毒女配,在男团里当小保姆 重生09,最强通信兵 我和邻家阿姨流落荒岛 不做替身后,和前任她姐闪婚了 直播:上什么北大,跟爹上A大!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七零嫁绝嗣糙汉,娇纵女配又起晚 首长为白月光不圆房,重生不嫁了 家父关云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