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君臣交心,深恨世家(1/2)
第321章 君臣交心,深恨世家
监室内一片死寂,唯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几人压抑的呼吸声在狭小空间里回荡。
朱儁整个身子几乎贴伏在冰冷的地面上,身躯微微颤抖,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道:“绝非如此!罪臣夙夜自省,已知晓罪臣所犯大错!臣不该结交世家,联姻豪门,广纳门生,蓄养佃户,实在是辜负圣恩!恳请国家开恩,予儁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自此以后,定当断绝一切往来,专心军务,再不敢有分毫……”
朱儁急切地抬起头,浑浊的眼中满是乞求,话语里充斥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仿佛溺水之人拼命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刘辩俯视着匍匐在地的朱儁,眼神没有丝毫松动,反而更加冷峻,缓缓摇了摇头,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道:“公伟,你依旧不知错。此刻所言,不过是为脱罪求生罢了。”
朱儁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布满了茫然与惊惶,嘴唇哆嗦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颤声道:“国家……”
刘辩缓缓抬起手,一个简单的手势便强硬地截断了朱儁的辩解,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缓缓开口道:“朱公伟,其实自初见之时,朕对你便是深恶之。”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朱儁耳边,眼中瞬间被难以置信的恐惧所填满,伏在地上的手不自觉地抠紧了地砖的缝隙。
刘辩没有理会这句话给朱儁带来的震撼,更不在意朱儁的颤抖,只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语气陈述着事实,道:“可还记得少年时,你的同郡友人周规?”
朱儁茫然地点点头,喉头滚动了一下,不太明白天子为何提起这件他引以为豪的旧事。
他自然是记得这位友人的,尽管周规意外染疾早逝,但他朱儁最初的名望便是来源于此人。
彼时他的同郡乡党周规受到三公府征召,却因家贫无力支付高昂的冠帻费,故而向会稽郡郡府借贷一百万钱。
冠帻费是孝桓皇帝所设,为了弥补国库亏空,朝廷想方设法增加收入,故而向在职官员征收冠帻费,名义上是让官员自己出钱购买或维护其官服中象征身份的冠和帻。
已入职的官员支付的是较低的维护费,也就是每年朝廷为在职官员发放的新冠帻,而即将入职的官员则要缴纳一笔高昂的冠帻费,作为新冠帻的购买费。
但是郡府因为财政问题,提前向周规催要借款,周规家境贫困,一时间无法筹措。
就在周规一筹莫展之际,朱儁私自将他的老母所织造的缯帛偷了出来卖掉,筹措了一笔钱解了周规的燃眉之急,但他的老母却失去了养家的本钱,因而很愤怒。
朱儁面对老母的责备,却反而辩解“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来回复母亲。
好在这笔投入也得到了回报,家乡上虞县的县长度尚深以朱儁为奇,把他推荐给会稽郡守韦毅,于是朱儁得以在郡中任职郡吏,又被下一任会稽郡守尹端任命为主薄。
“好一个‘小损当大益’!”
“窃取老母赖以养家的缯帛,此谓之孝乎?”刘辩的声音陡然转冷,声音低沉却暗含几分怒意,道,“那是你生身之母,是生你养你之人!你为了成全自己的所谓‘义举’,为了博取名望,竟敢将她赖以活命的根本偷盗出去!”
“若你未能得遇赏识,你母亲将因此饥馁而死,你又当如何?这难道不是大不孝?这便是朕最初便不喜你之缘由!为博虚名,竟置至亲于不顾,其心可诛!”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朱儁的心头。
天子的一番话,将他那自我感动的“义举”光环彻底击碎,只剩下赤裸裸的自私与不孝。
大不孝啊!
这番话若是放在外头,凭借当今天子的影响力,足以让朱儁……不,让整个会稽朱氏身败名裂,万劫不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大汉以孝为本,尽管本朝天子不能以身作则……咳,不过若是有任何人沾染上哪怕半点不孝的流言,都可能会将对他的仕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朱儁浑身筛糠般抖了起来,嘴唇哆嗦着,面如死灰,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冷汗也不知何时浸透了他这一身囚服。
“但朕依旧任用了你。”
刘辩看着朱儁失魂落魄的样子,方才话语中的怒火稍稍敛去几分。
“朕是皇帝,是天子,是国家的主宰!朕可以有所好恶,却不能仅凭朕个人的好恶决断国事,包括人才的擢拔。”
“品行高洁、出身高贵者,未必有济世之才;而有才学、有作为者,也未必品行无瑕、门第显赫。”
“曲逆献侯(陈平)出身寒微,亦有‘盗嫂受金’之污名,然太祖高皇帝不以其卑鄙,委以重任,终得间范增,得保汉室基业。”
“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若是因为其人品行有瑕便弃之不用,焉有焉有大汉四百年煌煌基业乎?”
“朕也不怕你朱公伟笑话,这番话朕不敢在外对旁人道出,否则定要被劝谏的奏疏压垮案几,但这就是朕的真实想法,若非如此,朝廷焉能有如今济济人才?”
朱儁抿唇不语,天子这番离经叛道的言论,深深震撼了他的三观,但在朱儁这般出身卑微的人听来,却并不认为天子这是逆举,反而从天子身上感觉到令人折服的胸襟气度。
而且,他虽然愚钝,却也并非蠢不可及。
天子今日多有言语,言语间剖析深刻,若真是要问罪于他,何必费此唇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