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七代机(1/2)
第280章 七代机
成飞研究所,
寒风刺骨的跑道上,段晓飞站在跑道起点,黑色呢子大衣的领口竖得很高,却仍挡不住耳尖被冻得通红。
他望著远处的塔台,喉结动了动。
今天是大年初二,本该轮到他和妻子带著刚满三岁的女儿去岳母家吃饺子,但此刻,
他身后站著成飞最核心的三十余人,有早已鬚髮皆白的鄂维南院土,还有满脸疲惫的袁新毅教授,有总装车间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周姐,还有刚毕业的小工程师杨驰、邓婷·
每个人的脸都被寒风吹得发紧,目光却像钉子般扎向前方那片被警戒线围住的天空。
“回来了。”不知谁轻声说了一句。
所有人的呼吸同时一滯。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银灰色的机身刺破云靄,如同一柄淬了寒芒的利剑劈开苍穹。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是成飞自主研发的第七代战斗机“歼-60”,採用无垂尾设计顛覆传统,菱形机身与三组可变曲率鸭翼完美融合,机翼后缘的柔性蒙皮隨气流自动起伏,在阳光下泛看暗紫色流光,这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与智能蒙皮技术结合的全新特效。
机身覆盖纳米级吸波涂层,进气道採用s型深埋+等离子体屏设计,连发动机尾喷口都被锯齿状导流片包裹,从正面看,机腹与机翼的过渡几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机头尖锐的尖锥內嵌量子雷达,机身会隨看飞行背景变换顏色,几乎与天空融为一体,连垂尾方向舱都集成了微型雷射通信器。
机背两侧的椭圆形进气口后,两台涡扇-18x变循环发动机若隱若现,这是由陈辉和袁新毅两位数学家设计突破的第四代发动机,其中陶瓷叶片採用鄂维南院士最新研究成果,
可耐四千度高温!
尾喷口喷出的淡蓝色火焰比传统战机更细、更集中一一这是推重比12以上的高空猛兽!
“这哪是飞机?分明是会飞的星舰!”杨驰著望远镜的手微微发抖,正因为他也参与到了七代机的研发中,他才更明白这头钢铁怪兽到底有多恐怖。
歼-60的轰鸣由远及近,段晓飞感觉脚下的跑道都在震动,战机爬升到500米高度时,
驾驶员也开始適应了这头钢铁猛兽的性能,开始展现他的暴力美学。
只见歼-60鸭翼猛然下偏,机头以65度仰角抬升,机身与地面几乎垂直成墙,尾喷口的矢量推力喷出炽烈火焰,竟在空气中撕出一道短暂的真空带,这是传统五代机六代机根本不敢尝试的动作。
这同样是鄂维南院士带领团队的成果,他们利用陈辉的模型合成出来的新型材料,不仅更轻,强度是传统六代机机身材料的两倍!
很快,驾驶员拉平机身,机翼下方突然弹出两片可动鸭翼辅助升力,速度表指针瞬间突破2.0马赫,地上积雪被气浪掀起到百米高空,像一场人工降雪。
一阵令人血脉賁张的极限飞行后,战机突然进入静默模式,发动机尾喷口温度骤降,
吸波涂层吸收了99%的雷达波,塔台的雷达屏幕上,歼-60的信號从拳头大的光斑缩成指甲盖大小,最后彻底消失。
不止如此,地面上拿著望远镜的眾人眼中也丟失了歼-60的视野,他们只能看到一片蓝天白云,诺达的战机,竟然就这样在他们眼中消失了,就像是神话传说中的隱身术一样。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余。
战斗机虽然已经隱身,但数据还是源源不断的传回地面。
“最大速度8.2马赫,高速巡航速度可达6马赫,实用升限45000米,航程6200公里,
超音速巡航时间220分钟”段晓飞颤抖著翻看著平板上的实时数据,“隱身性能rcs仅0.00008m2,比f-47的0.00015m低两个数量级!”
f-47是阿美莉卡公布的六代机数据,当然,根据华夏掌握的情报,阿美莉卡的六代机目前还处於pt阶段,並且他们最近六代机的研发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想要实装,不知道又是多少年以后了。
塔台里,负责国际情报的老赵敲著投影屏,“阿美莉卡ngad还在测试变循环发动机,
大鹅的苏霍伊-100连隱身涂层都没搞定我们的歼-60,直接跳过了六代半,把六代机的技术储备全用上了。”
刷!
三个小时后,天空再次出现一个小黑点,如同陨石般迅速落在跑道上,稳稳的停在跑道尽头。。
舱门打开的瞬间,段晓飞感觉心臟几乎要跳出胸膛。
飞行员陈默摘下头盔,帽檐下的脸还带著飞行后的潮红,他大步走向人群,军靴踩在积雪上“咯哎”作响:“报告,所有科目圆满完成!”
陈默是华夏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也只有最优秀的飞行员才有试飞新型战斗机的资格,並且这个工作通常有不小的危险,尤其是六代机才公布两年多,陡然听到七代机,他们所有人都是持怀疑態度的。
所以当时他们听到七代机试飞项目时,大家都有些迟疑,但大家还是踊跃报名。
最后经过层层选拔,陈默获得了这个资格,大家又是羡慕,又是担忧,甚至有战友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如果他出了什么事,他会帮助他照顾他的家人。
现在想来,倒是有些好笑了。
七代机真的研发成功了,作为飞过六代机的飞行员,他能感受到这七代机的强大。
而这些,全都是眼前这些人努力的成果。
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新一代战机的叠代,这些人当真了不起。
“段主任,这七代机太棒了!”
陈默来到段晓飞面前,郑重其事的行了个军礼,发自內心的感谢这些工程师们。
摄影师小吴举著相机狂按快门,镜头里的歼-60在雪地里泛著冷光,机身上的成飞標誌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
“你不用谢我,我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你应该感谢的,是袁教授、鄂维南院土,还有这些日以继夜为我们解决工程难题的数学家,工程师们!”
段晓飞抬手指著自己身后的三十多位七代机研发核心工程师,“功劳都是他们的!”
陈默看向这些被寒风冻得瑟瑟发抖的木訥工程师们,啪的一声再次行了个军礼。
袁新毅看看面前站得笔直的中年,他的身姿在这一刻似乎与身后的歼-60重合,如同一柄钢铁巨剑立在原地,对他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这样的感觉是他之前研究纯理论时从来没遇到过的,不知道为什么,一股感动忽然將他包裹。
“还有个最大的功臣不在这里。”
鄂维南院士轻嘆一声。
段晓飞抬头望向天空,歼-60的机腹在雪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把指向苍穹的剑。
“再等等,再等等。”
他最终还是压抑住立马去阿美莉卡接陈辉回家的衝动,“等通过稳定性测试后,就立马展开营救行动!”
他並没有瞒著陈默。
陈默是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到时候营救行动必然需要他参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