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230章 水行圆满,太平谋划

第230章 水行圆满,太平谋划(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金蟾吐钱开始成仙做祖 我以科举证长生 冠军请留步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文娱:1990 寒霜千年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火影:愚弄忍界的我被奉为救世主 我以灵宝铸长生 仙道尽头

他顿了顿,语气淡了几分,

“不过有文雅镇着,谁也不敢真闹腾。顶多背地里嘀咕几句,发发牢骚罢了。”

姜义静静听完,良久,方才开口:

“你替我带句话给文雅。”

“朝堂那点风雨,看着汹涌,其实都是虚的。让她莫要太放在心上。修行为本,俗事为尘,能不染,便不染罢。”

话落,姜亮那道魂影,微微一滞。

心头自是有些疑惑。

当初,不还是老爹亲口吩咐,要借文雅这层身份,稳住李家,不许他们与太平道有半分牵扯?

如今怎么反倒说出这般淡泊之语?

可话到嘴边,他到底没问。

只应了个“是”,一揖而退。

魂影在香烟中晃了几晃,终是缓缓散去,只余一缕轻烟未灭。

姜义望着那缕青烟消散,眉间不见喜怒,

心里却早有几分无奈。

自那日与乌巢禅师一面之后,他便知晓,自己这点凡人心机、世故筹算,在真正的高人眼中,不过一叶障目,一眼便穿。

虽说如此,也不能因畏惧天机,便束手待困。

这“算”,终究要算在刀刃上。

李家那点争气斗名的事,于旁人眼里,或许是天大的事。

可在如今的姜义看来,却已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了。

只要文雅能沉心修行,养得住这份道行道行。

朝堂风雨,浮世荣枯,皆不过是……过眼云烟。

自那日起,姜义便不复多思。

凡尘俗务,任它潮起潮落,他只守着一口呼吸,心归一线。

日升月落,寒暑易换。

院中那株老槐,开了两回,也落了两回叶。

两年光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了过去。

他仍旧如常,在那棵仙桃树下静坐。

清风拂面,影摇曳,连灵泉水声,也听得出几分悠闲的味道。

一年多前,他便已炼尽肾中那点水浊。

那一日,无雷无电,无霞光满天。

只是忽然间,周身一轻,似卸下了多年来的一副无形枷锁。

气息流转处,整个人的神魂,也通透了三分。

肾宫既清,水行圆满。

那清澈如泉的肾水,便自然而然地,循着五行相生之理,滋养起肝中木府。

新的修行,就此无声开篇。

这一回,炼化起那肝中木浊,倒是比当初炼水时轻松了许多。

一来,姜义如今修为精进,神气凝定,对体内真气的拿捏,已是心随意动;

二来,也是占了个“天时地利”的便宜。

那棵仙桃树越发茁壮,叶片青翠得发亮,呼吸之间,便吐出一股沛然木气。

姜义端坐树下,引气入体。

那股桃树精纯的生机,便像最好的药,引着他体内的真气,缓缓滋润肝府。

木气流转,如泉入壑。

浊气消融,如冰遇春。

这一进一退间,再无当年炼水时那般死磨硬炼的焦灼。

倒更像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

姜义这边稳扎稳打,家中后辈们,也一个比一个出息。

那大儿媳金秀儿,这些年看似温顺,不言不语,却是个心定如水的性子。

前些月里,忽然水到渠成,一鼓作气,踏入了性命双全的门槛。

那日她来祠堂叩首,神色平和,话也不多,只一句“多谢爹爹栽培”。

还有那长孙姜钧,这孩子自幼不爱言语,常年守在后山。

如今不过十九岁,一身气息,却厚得出奇。

偶尔下山来,站在院中不动,便似周身天地都要为他让出三分气息。

在姜义看来,那份神魂凝实的劲头,竟还在金秀儿之上。

像是随时随地,都能捅破那层窗户纸。

却又像是心里藏着什么,故意压着,不让自己圆满。

就连姜潮与刘承铭这两个娃儿,也争气得很。

许是自小便有灵鸡肉滋养,又有名师指点,小小年纪,便已是精气不凡,根基打得牢固无比。

尤其是刘承铭,天生精气十足。

旁人尚在苦苦炼体纳气之时,他却可以分出大半的心思,用在读书明理之上。

如今虽才十岁出头的年纪,那份进境,却已是快得惊人。

姜义看着那两个小子一日日长进,心里头虽不显,却是欢喜得很。

偶尔在饭后茶余,也会故作淡然,随口一提:

“待你们性命双全,能御风化气时,便可去一趟天水,见见你们那位涵姐姐。”

这话一出,那俩孩子眼里都亮了。

修行原也枯燥,有了盼头,顿时像换了个人似的,晨练不误,夜课不懈。

至于天水那边,这两年里,姜义只托了李家,借着拜访那位护羌校尉的名头,隔三差五地送去些固本培元的药材。

送得不多,却极讲分寸,不至引人注意。

除此之外,倒是再无更多明面往来了。

两界村的日子,还算是一片安宁。

可村外的天下,却越来越不太平了。

地龙翻身之事,隔三差五便有传闻。

山塌河改,州县失所,活人尚未埋好,便又有蝗虫铺天盖地而来。

那蝗灾声势虽不若往日,却也如顽疾,怎也拔不干净。

乱世久了,人心自要找个依靠。

于是太平道的发展,便更是顺风顺水,一日千里。

从朝堂到乡野,从公卿到黔首,信奉者越来越多,威望也越来越高。

大贤良师张角,在世人口中几乎已成陆地神仙,大有一呼百应之势。

对于那势头正盛的太平道而言,近来唯一称得上“不顺”的事,怕也就是自修行道里,飘出的些许风声了。

不知从哪儿起头,传得倒煞有模有样。

说是西海极远之地,有奇人出世,手握通天之术,能彻底平息蝗灾。

据说那人炼得一炉丹,药香一散,百虫避走,天地皆清。

有人信,有人笑,也有人低头不语。

但消息,终究传开了。

姜家祠堂内,香烟袅袅。

灯影摇曳间,姜亮那道魂影立于堂下,神色隐隐紧绷。

“爹,咱们放出去的风声,已在修行道里传开。那太平道,好似是有些急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掩不住几分揣摩:

“一边,他们借着这些年积下的威望,明里暗里压着这消息,斥为妖言惑众。”

“另一边,却又暗地调动人手,动静不小。只是眼下,还未摸清他们要做什么。”

姜义听罢,只是静静地倚在椅上,眼神却有些飘忽。

他比谁都清楚,太平道在做些什么。

前世的记忆里,那场席卷天下的黄巾之乱,便是因着种种缘由,被迫提前了起事。

仓促出兵,筹备未足,或也是最终功败垂成的缘由之一。

可姜义倒是未曾想过。

那逼得他们仓皇起势的导火索,竟会与自家孙儿在西海炼那一炉丹药有关。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苟道长生:我打造了一座仙山 仙庭之主,我以气运天书建立仙朝 西游:取经?关我混沌魔猿什么事! 凡人:开局收韩立为徒 修仙:左眼破妄,右眼归真 西游之家师菩提 长生仙族:从垂钓洪荒开始! 凡人修仙从灵珠空间开始 魔门耗材的模拟修仙路 家族修仙:从得授仙箓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