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技术海啸(1/2)
第249章 技术海啸
橙子3手机“冰镇可乐”的视频,如同病毒般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最初还只是在国内的忧酷上,后面则是被一些留学生搬到了国外的油管上了。
最初,这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展现手机强劲散热能力的趣味彩蛋。
然而,当一些科技博主和极客玩家开始深入挖掘,并配上专业测温仪展示“3分钟,可乐核心温度从25c降至7c”的实测数据时,风向开始变了。
全球各大科技企业研发部门的监控系统,几乎同时捕捉到了这一异常信号。
起初是好奇,随后是惊讶,最终化为了难以言喻的震惊。
一款手机的主动散热系统,其冷却效率竟然超越了市面上多数专用散热器?
这背后隐藏的技术,让所有嗅觉敏锐的行业巨头都坐不住了。
第一个把越洋电话直接接入橙子科技总经理办公室专线的,是平果公司的掌门人,帝姆·酷克本人。
周雨萌不敢怠慢,立刻通知了陈总。
即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酷克,此时的声音也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
“陈,我亲爱的朋友。
我必须亲自确认,网络上关于橙子3散热能力的视频.它是真实的吗?
我的团队告诉我,那几乎违背了现有物理学的认知范畴。
这绝非普通的液冷技术。
我们非常、非常感兴趣!”
几乎是前后脚,艾隆·马士克的特斯啦也打电话来了。
这位以颠覆传统著称的天才打电话打不通,直接给陈默私人手机,发来了一段msn语音信息,语气中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
“陈,你的团队到底在那小小的手机里施了什么魔法?
这种瞬时、高效的冷却能力,正是我们下一代集成气态锂电池包,实现超高速充电、解决热失控风险的钥匙!
我们需要谈谈,立刻!”
面对这些站在全球科技金字塔顶端的巨擘们的垂询,陈默的回应从容不迫,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感谢您对我们这项微创新技术的关注。
橙子3所采用的超纳米流体冷却剂,其学名为‘量子超流体-qsf9’。
出于产业化效率考虑,我们已经将它的全球独家生产与商业化授权,授予了我们的合作伙伴--种的苣化集团。
任何关于该冷却剂的商业采购与合作,请直接与苣化集团接洽。”
这番表态,轻描淡写地将全球科技巨头的目光,引向了远在东方的一家合资化工企业。
一场席卷全球冷却行业的技术海啸,正式拉开了序幕。
陈默口中的“微创新”,在全球顶尖实验室里,引发了一场静默却剧烈的地震。
在平果总部“无限循环”的尖端热力学实验室里,首席科学家米勒,拿着刚刚解构分析完的报告,双手微微颤抖。
他面前站着神情严肃的酷克和首席运营官杰夫。
“先生们,数据.没有问题!”米勒的声音干涩:“我们进行了超过一百次重复实验。
这种被命名为 qsf-9的气相工质,在微型脉管系统(橙子3冷却系统)中,实现了5秒内核心区域降温18c的奇迹。
作为对比,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优秀的商用冷却剂六氟化硫,在同等条件下,最佳成绩是8c。
而且不止如此,只要不断电,它的凝固点理论上在-273.1499c!
我的天啊!低温超导的绝妙环境!”
米勒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语气愈发激动。
“看这里,它的扩散速度达到15cm/s,这意味着热量能被瞬间带离热源。
其热导率0.25 w/(m·k),是六氟化硫的12倍!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驱动这套系统运行的压电微泵,功耗仅0.5w!
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它.它似乎利用了某种‘负热容效应’,这在学界理论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它们肯定藏了某种负热容基础理论,没有公开,这是可以获得诺奖的物理基础研究啊!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公开呢?”
米勒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于产品自然是不好奇,而基础物理理论却是让他抓心挠肝的,恨不得接着研究,解开这个负热容基础理论的神秘面纱。
其实陈默哪知道什么基础的物理理论,全是系统的硬塞的技术。
只有技术,没有理论。
一切国内的探究,都被他以商业机密搪塞过去了,反正他能拿出技术来,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国外
陈默只要不出国,你还能咋滴?
酷克与势成水火的杰夫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两人在媒体上打归打,闹归闹,但都脱离不了平果公司这个平台,自然希望公司越来越好。
平果一直在为下一代平果手机和 mcabook的散热问题绞尽脑汁,高性能带来的高热量,已成为制约产品体验的瓶颈。
qsf-9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改进,而是一场彻底的革命。
在特斯啦帕拉阿尔托的电池研发中心,马士克和他的电池天才劳贝尔,正盯着电脑上的热成像模拟。
“艾隆,你看!”
劳贝尔指着模拟中,气态锂电池包在超高功率充电下的热力分布。
“如果我们将qsf-9集成到改造的蜂巢电池模组的微流道中,它可以在充电峰值期瞬间‘吃掉’巨量热量。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 v8超充的功率再提升一个等级,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它的拓扑保护特性和极端低温稳定性,甚至在模拟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依然有效,这太疯狂了!”
马士克眼中闪烁着熟悉的光芒,那是他看到颠覆性技术时的兴奋。
“这不仅仅是电池!
我们的自动驾驶计算机djoo、人形机器人 optiums,都需要这种高效、紧凑的散热方案。
我们必须得到它!”
在谷哥和薇软的云端数据中心,情况同样震撼。
负责基础设施的副总裁们看着技术简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谷哥的总裁拉里和谢尔钙,在内部会议上直言。
“如果能将 qsf-9用于我们最新的 tpu v5芯片和高功率机柜的液冷系统,我们的 pue(能源使用效率)有望从目前的1.1左右直接降至1.05以下。
先生们,这意味着每年为我们节省数亿甚至十亿美刀的电费,并且让我们的计算密度再提升50%以上!”
薇软云的负责人,爱在办公室看小电影的斯科特,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立刻指示团队。
“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我们能获得稳定的 qsf-9供应,这是我们在下一代云计算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筹码之一!”
国内的白度云最先反应过来,找到了正主苣化集团下订单。
只不过嘛
依着前世白度云的发展轨迹,即使老李眼光好,也架不住白度此次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阿狸云和藤迅云在白度跟进之后,也纷纷快速进行起了技术论证。
虽然国内的电费便宜,但计算云资源需求是爆发性增长的,冷却消耗的电费可是让这些互联网巨头头疼不已,现在每年能省十几亿元电费,他们可是求之不得呢!
而在 ibm和谷哥的量子计算部门,以及中科院的量子信息实验室,专家们关注的则是另一个维度。
qsf-9技术简报中提及的“拓扑保护”与“在-273.1499c实验模拟值下的稳定性”,让他们看到了维持超导量子比特在毫开尔文温区,长期稳定运行的希望。
这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道路上,最关键的挑战之一。
简单点来说,qsf-9技术加速了通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
以后只要网速跟得上,可以实现个人只需要买一个带特殊转换模块的显示器,交网费和租金,就能和其他人共用一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路子!
什么个人电脑的天板显卡的nivdia rtx 5090 d 32gb,nivdia v100 900gb知道吗?
什么大型游戏烧显卡,都是小卡拉米,到时候都给我开到最高!
qsf-9技术的出现,有望加速通用型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个未来不是梦!
qsf-9技术的未来,却不局限于如此,世界因为这一项基础冷却剂材料的突破上,正在改变。
一场由橙子3“玩”出来的功能,正在全球最聪明的大脑和最先进的实验室里,引发一场关于热管理技术的认知革命。
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一个冷却技术的新纪元,已经由一家名为“cz”的种科技公司悄然开启。
面对这汹涌而至的市场需求,陈默和橙子科技展现出了高超的商业智慧与战略定力。
对于平果和特斯啦这两位是“智橙统采标准公司”股东与合作伙伴的巨头,橙子科技采取了开放合作的态度。
在一次三方高层会议上,陈默、酷克和马士克罕见地同时出席。
“帝姆!艾隆!”陈默开门见山:“qsf-9的潜力,我们都清楚。
但它的产业化初期,面临生产、储存、运输成本高企的问题。
单独采购,我们任何一方都将承担较高的价格。”
曾百方适时展示了一份,整合采购方案。
“如果我们三方,将橙子系自身未来产品需求、平果下一代移动设备及笔电的潜在应用、以及特斯啦在新能源汽车和计算领域的庞大规划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长期的、规模化的统一采购意向。
然后,由‘智橙统采’这个平台,代表我们去与苣化集团进行议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