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意境和暗讽(1/2)
第402章 意境和暗讽
“京剧院,来走台的。”
“哎呦喂,是您二位啊?我是您二位的戏迷——”
隨著霸王和看门人的对话,观眾得知霸王和虞姬已经二十二年没有一起登台,十一年没有见面了,突出了那个时代,將一切都归咎到f4。
只不过提到f4,霸王的语气忧伤而无奈,特別没有底气。其实主要原因並不是f4,而是他们自己出了问题。
隨著对话结束,看门人关闭大门去开灯,黑暗中一道刺眼的顶光乍亮,这在舞台艺术中叫做“天使光”。灯光慢慢扣下来,打在二人身上,把两个人物聚焦成了一个剪影,强调人物,突出一种沧桑感。
“好像有点不一样?”
“当然,这里灯光的运用真棒。”
观眾也不禁窃窃私语,从演员的妆容到镜头,以及从逆光到侧逆再到顶光,没有一个正面打光,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也给观眾造成了无限的憧憬,想忍不住去探究一下,他们究竟经歷了怎样盪气迴肠的故事。
舞台方丈地,一转万重山。
隨著京剧鼓点渐起,捲轴出片头,出字幕,
字幕过后,戏曲的音乐背景停了,镜头一转,开场1924年北平街头的黑白画面,这是北洋政府时期。
人声鼎沸,小全景跟著蒋文丽交代环境,隨著扮演客的冯晓刚切入,从全景跟拍变为中景跟拍。
这是一个黑白的长镜头,体现出一种歷史的厚重感,
蒋文丽摆脱了冯晓刚的纠缠,同时也交代了她妓女的身份。此时镜头由纵向全景和中景的跟拍,转到横向近景的跟拍。
一路跟拍都是交代人物和环境的关係,这么大一个场景的调度,始终不见大全景,而是通过跟拍在渗透,体现出老京城闹市的一个群像。
隨著京剧的背景音乐再次响起,硕大的旌旗在镜头掠过,自然转场过渡,结束了跟拍,隨即来到蒋文丽的主观镜头。
这种人物跟拍的开场其实很像《教父2》中维托.柯里昂的出场镜头,主要是为了让观眾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进入故事。
因为跟拍有种很强的代入感。
直到这场戏的最后,才出现了大全景。这是《霸王別姬》和《教父2》的不同之处,
《教父2》开场便是纽约街头的大全景,然后才是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维托.柯里昂跟拍的镜头。
而赵坤反其道行之,开场用蒋文丽的中景和小全引出人物和故事,最后跳大全,比较新颖。
这种拍摄手法在欧洲都很少见,也让观眾眼前一亮,这样方便观眾直接进入故事。
这个大全景是这场戏的结尾。
镜头跳转,出现戏班师傅打小石头的镜头,打著打著色调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结束了上一场悲愴时代大背景的黑白映衬。
接下来便是小豆子和小石头在戏班学艺成长的故事,在经歷了“去势”和“破处”之后的小豆子明显展现出女性的柔美。
至於小豆子和张公公的那一幕,观眾们只是会心一笑。
这种对於见多识广的欧洲观眾来说不过是小case罢了,且不说黑暗的中世纪,就算在当下,那些有钱人玩的样多了去了。
成长过程隨著小豆子和小石头的成名,戏班的大合影作为结束。
一般来说,这种结尾十个导演有九个会用闪光灯效果做一个白闪转场,但赵坤却没有用,而是直接黑场了。
紧接著一道闪光亮起,张国荣和张丰易终於出场了。
这是一个跨越时间的白闪,小豆子和小石头成年了,两人分別以西装和长袍马褂的造型拍了两张合影。
这也充分詮释了那个时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这时也已经跨越了两个时代,北洋政府时期和民国时期。
背景声是学生游行,通过对影楼摄影师的跟拍长镜头带出时代和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