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倾销蜀锦,大赚特赚(1/2)
郭攸之有些犯难,这等大事,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诸葛亮看出其为难,接过了话头后说道:
“陛下,此事,我思之已久。旧锦,维繫原有价格不变,仍为大宗贸易主体。新锦…”诸葛亮顿了顿,语气肯定,“定价,当为旧锦之五倍!且每次外销,只放出少量新锦,绝不可一次大量投入市场!”
蒲元听了,脸上露出明显的困惑,忍不住问道:
“丞相,新锦虽好,但成本所增实在是有限。若是定价五倍,是否有些过高?且为何不多卖?多卖不是赚得更多吗?”
郭攸之在一旁听了,嘴角微扬,看向蒲元道:
“蒲大匠,你精於器械,这商贾之道嘛…就欠些火候了。”他向蒲元解释道:
“丞相此策,深諳『物以稀为贵』之理。新锦品质跃升,若定价仅略高於旧锦,或大量倾销,商贾、买家只会將其视为『稍好一点的蜀锦』,难以卖出真正的高价。唯有將其定位为『珍品』、『极品』,数量稀少,价格高昂,方能吸引那些追求独一无二、彰显身份的豪商巨贾、王公贵族!
你要知道,这些贵族们,他们不在乎多几倍的钱,只在乎买到別人买不到的好东西。如此,方能攫取最大之利!旧锦保量,稳住基本盘;新锦取利,充实府库,两不相碍。”
蒲元挠挠头,虽然还有点懵,但也知道郭攸之管钱管物,说的肯定有道理,便不再多问。
“原来如此…还是郭尚书想得周全。”
刘禪在一旁听著,点点头道,
“嗯,郭攸之说得对。好东西,就得卖个稀罕价。相父这法子实在是高。”
诸葛亮对郭攸之頷首:
“正是此意。新锦外销,就按此策执行。由你全权把控放货数量与时机。”
“下官遵命!”郭攸之应道。
眾人又移步到另一区域。这里堆放著许多麻袋,空气中盐的味道更浓。郭攸之命仓吏打开几个袋子。里面露出的不再是常见的粗黄盐粒,而是雪白细腻如沙的盐。
“陛下,丞相请看。此乃提纯所得之细盐。”郭攸之捧起一把细盐,“杂质尽去,咸味纯正,远胜粗盐。民间官盐铺已开始售卖,价仅粗盐三成,百姓称便。官仓存盐,亦已大半置换为新盐。”
诸葛亮抓起一小撮细盐,在指尖捻了捻,感受著那细腻的质感,又尝了一点,点头道:
“盐乃民之必需,亦为国之大利。此盐质优价廉,惠民利国,做得很好。”他放下盐,看向郭攸之和蒲元:“此细盐,除供国內,亦可择机外销魏吴。其利虽不及蜀锦珍品,然胜在量大稳定。另外,销往魏吴两国的盐须涨最初盐价的两倍,如此方能显现此盐的珍贵,不过兵甲利器,乃国之重器,断不可售!”
他转向蒲元:
“说到兵甲,蒲元,新法所造兵刃、甲冑,进度如何?”
蒲元立刻挺直腰板:
“回丞相!新法冶炼,已趋稳定。水力鼓风日夜不息,石炭供应充足。淬火回火之法,匠人亦渐掌握。如今所出刀剑,坚韧远超旧刃,甲片亦更坚固轻便。现已打造合格环首刀三百柄,札甲百副。按此进度,至秋末,装备『铁卫营』首批精锐,绰绰有余!后续扩產,亦在筹划。”
诸葛亮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好!兵甲乃北伐根本,不可懈怠。优先保证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