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完整传承 瞳术(求订阅!)(2/2)
只见灵山外围,一层肉眼难见的巨大光幕如同倒扣的碗盏,將蔡家核心区域整个笼罩其中。光幕之上,道道赤红色的灵光如同熔岩般缓缓流转不息,散发出灼热而厚重的气息。
整个大阵的气机联为一体,灵力波动沉稳有力,不时有更为明亮的赤色符文在光幕上一闪而过,带著明显的火行法则之力。
陈玄凝视片刻,低声喃喃:“观其气象,似是依託地火之力,以火行为主的护山大阵——”
没过一会,他便感到双目传来阵阵酸涩之感,连忙收回了视线。
这门新得的瞳术虽已初步修成,但催动起来对神识和灵力的消耗依然不小。
根据玉佩中的记载,此术名为《洞微瞳术》,乃是借引星辰之力洗链双目,逐步提升瞳的玄妙法。
其功效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初成之时,主要在於极大提升目力,能明察秋毫、远眺百里,亦能初步看破一些简单的偽装或低阶幻术,还能借星辰光影之妙,製造些迷惑人心的微小幻象,其威力隨修炼精深而逐步增强。
待修炼到更高深处,其对阵法之道的辅助作用方才真正显现。运此瞳术观阵,能一定程度上窥见阵法运转时的气机流转,乃至法阵能量匯聚的节点与薄弱之处,对於学习、布置、破解阵法有著巨大助益。
方才他远观蔡家灵山外的护山大阵,便是动用了这初步窥探气机流转的能力。
青羽剑缓缓落下,陈玄收剑返回洞府。
这两个月来,他已將那枚得自鬼市的阵法传承玉简中的基础理论通读了一遍o
虽尚未能实际布阵,但总算对阵法之道有了初步的、系统性的认知,不再是门外汉。
阵法之基,在于禁制;而禁制之基,在於阵纹。
阵纹与符纹类似,乃是歷代先贤观山河走势、察星辰运转,摹其形、摄其神,结合万物生克之理,最终凝练而成的、蕴含法则力量的玄奥纹路。
而禁制则是由阵纹勾连组合而成。
任何复杂玄奥的大阵,究其根本,皆由功能各异的禁製作为基石构建而成。
单一禁制威力虽有限,然而经由阵法统合,使之能量互通,功能互补,便可產生一加一远大於二的效果,成就改天换地之宏威。
此外,也有一些结构精妙的特殊禁制,其內部自成格局,所能发挥的功用已相当於一个完整阵法。因此,在日常论及之时,修仙界也常常將“阵法”“法阵”以及“禁制”等词连用混称,不作严格区分。
而阵旗,则是阵法师为了便携,將此类预先构建好的禁制,炼入特製旗幡之中所形成的“法器化”布阵工具。
临敌或需急用之时,阵法师无需现场耗费心神刻画调试,只需按特定方位掷出阵旗,以神识瞬间激发,旗內的诸般禁制便会相互感应、气机勾连,引动天地灵气,於顷刻间形成一座完整阵法。
当然,对干那些笼罩山川、护卫家族宗门的中大型阵法,其布置就远非几面阵旗所能实现。
此类阵法,往往需要阵法师耗费巨大心血与资源,以诸多珍贵灵材为墨,依据山川地脉的天然走势,將核心阵纹精心鐫刻於大地灵脉之上,使阵法与地脉相连,借天地之力自行运转,方能拥有浩瀚莫测的威能,经年不衰。
当然,在此类中大型阵法中,阵旗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常用於布置嵌套於主阵之中的小型辅助阵法。
对於这类复杂的中大型阵法,其气机流转、能量分配千头万绪,绝非单人神识所能精细操控。这时,便凸显出阵盘不可或缺的作用。
阵盘乃是掌控中大型阵法的统御中枢与调控核心。其形態大多为玉盘或金属罗盘等,其上光点流转,符文明灭,清晰对应著诸方阵旗或关键节点,如同一个微缩而精密的沙盘,將阵法的运行状態直观呈现。
通过阵盘,主阵者可以精细调控阵法不同区域的能量流动、开启或关闭阵法的某些功能或是匯聚阵法之力进行防御或反击等。
当一座阵法,无论是简易的阵旗之阵,还是依託山川地脉的宏大阵势,一旦布置成功並运转起来,其阵眼便成为维繫整个阵法存亡的绝对核心。
阵眼是阵法与天地能量交互的枢纽。阵眼若被寻到並破坏,整个阵法轻则运转滯涩,威能大减,重则能量失控,崩溃瓦解,故有“破阵先破眼”之说。
阵眼的存在形式主要分为两种:
其一为实眼,乃是最常见的形式。它通常是一件实物,可能是一面最为关键主阵旗,也可能是一件特殊法器,或是某种天材地宝,甚至在以人为主的阵法中,主阵者本人就是阵眼。
其二则为虚眼,此种形式更为隱秘高明。它並非固定实物,而是由阵法內的能量场按照特定规则共振、交织后,在阵法空间內形成的一个无形能量焦点。
这个能量焦点可能隨时间变化,或循著特定轨跡在阵內移动,令人难以捉摸。破阵者几乎无法凭蛮力或肉眼寻找,必须精通阵法推演之道,通过长时间观察灵气流动的微妙规律,方能计算出其瞬息万变的位置。
而陈玄修炼的那门《洞微瞳术》,其高深之处正在於此。凭藉此门瞳术,可一定程度上窥破气机流转,更容易寻到阵眼所在。
“难怪修仙界常百艺皆可误道途”—”他中暗忖。
无论是丹、器、符、阵,任何一门修仙技艺,若想钻研至精深境界,都需投入难以计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势必会挤压本身修炼功法、提升修为的时间。
而这阵法之道,尤其如此,其体系之复杂与原理之艰深,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天赋,很容易便蹉跎岁月,耽误了自身修为的进境。
“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