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 惊天国书(1/2)
张明目瞪口呆,臥槽,没看出来,这丫头论起忽悠本事,似乎比我还强,堂堂张贵使,推介龙瓶白酒时,怎么都没想到这些说辞。
刘德行喃喃道:“难以想像,这两件国宝之贵重难以想像啊!”他现在才有些明白,怪不得张贵使不愿离开寅宾馆,原来是要看好这些宝贝。
他又摇摇头,“难得贵国皇后殿下一片心意,只可惜我国皇后无福消受。”
陈墨故作不知:“明府此言何意?”
刘德行觉得应该把国朝一些事情说给来客,让他们有点心理准备,不过现在也没时间讲得太细,就事论事吧,说到哪里就解释到哪里。
他说道:“陈娘子有所不知,今上即位之前,髮妻竇皇后就已薨逝,今上即位之后,追諡曰穆皇后,再也未曾立过皇后。”
陈墨做恍然状,敬佩地道:“原来贵国皇帝这般念旧,这般有情有义,真是太难得了,那这红酒就一併敬献给皇帝陛下。”
她嘴上这么说,心里道,明哥说,李世民就在今天登基,等我们到了长安,皇后之位就是长孙的了。
突然孙淑容试探著道:“贵使,恕奴冒昧,奴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明:“孙娘子不必客气,有什么疑问只管明讲当面,张某知无不言。”
孙淑容:“奴看陈娘子准备献给皇后的红酒,用木櫝盛放,如果不是奴眼拙,此櫝用料当是檀木。为何贵使献给皇帝的白酒,却没有外盒,岂不是有珠而无櫝?”
张明也想到过这个问题,包装盒都扔海里了,光瓶酒当国礼太跌份,这也算是一个很大的bug,正好趁此机会打个补丁。
他说道:“孙娘子有所不知,龙瓶白酒本是有外盒的,只不过其用料不同寻常。这两瓶白酒的外盒,是用纸张压制的。”
唐朝眾人又是吃了一惊,怎么可能,纸张?还是压制?
张明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国刚製造了一台水力衝压器械,造价极高,应用不久。”
“以千年檀树之皮先造成纸张,需要这种纸张摞起三寸厚,置於衝压器械之下,有锻锤猛力一击压下,得到成品形如木板,不过厚度三分。嗅其味,香气馥郁,似兰斯馨,试其质,坚如磐石,硬似钢铁。”
“只是技艺尚不成熟,这种纸盒有一最大短处,就是怕水,虽锤砸不惧,但遇水则烂。前日在小舟之上不慎遇水,纸盒朽烂,无奈只好弃之。”
眾人不住嘆息,惋惜不已。
张明对刘德行道:“张某有一不情之请,望明府能寻找一位能工巧匠,用上好木料,为此龙瓶白酒製作一木櫝,张某感激不尽。”
刘德行忙道:“此乃下官分內之事,能为此等国宝配上木櫝,是下官绝大之荣幸,下官求之不得。”
张明將白酒和红酒放回行李箱,各种粮食蔬菜种子也收回袋子扎好口,郑三品和庄四田把箱子和袋子拎回了堂屋。
看过了对方贴身玉佩,又见到这龙瓶美酒,刘德行觉得基本上可以確定张明身份。在此太子新立,朝局尚未完全稳定之际,有海外国家之皇子来朝,又携带堪称大大祥瑞之高產良种,这绝不仅是锦上添,必须说是雪中送炭。
只是有个遗憾,国书不在这里。船行海上,航程难料,如果副使与秘书郎等人所乘小舟,在別的州县登陆,这头功就要被他人抢去一半。
想到此,刘德行说道:“只可惜国书被贵下属携带,不能使下官先睹为快。”
他又有点希冀:“敢问贵使,能否记得国书一二字句,若能记得,可默写下来,下官也好附於奏报之中。”
张明觉得想瞌睡碰到了枕头,正琢磨著怎样不露痕跡地把话题引向国书,县太爷就先说了,看来他比自己更加著急。
如果这封精心杜撰出来的国书,不能在第一时间交给唐人,自己岂不是白白在小船上和三位美女討论了半天?
张明表现得有些为难:“国书嘛,张某倒是看过的,只是登船这几个月来,一直由秘书郎保管,再未敢打开过,明府既然问起,张某只能仔细回想。”
他抬头望天,似是在回忆国书內容,刘德行眼巴巴地看著他。
三女心中发笑,此所谓欲擒故纵乎?
终於,张明高兴地道:“好,完全想起来了。”
刘德行大喜,忙道:“快快,纸笔伺候。”
两个侍女阿枝阿叶站了半天,一听阿郎吩咐,急忙就要到正房去找笔墨纸砚。
张明道:“不必去找,张某用自己的纸笔。”
他倒是练过一段时间毛笔字,但不代表写得能拿出手。最好不要献丑,还是老老实实写硬笔字,话说硬笔书法,他还是很有信心滴。
陈墨知道自家老公那点小心思,赶紧拉开手提包,拿出一支钢笔和一张a4纸,放在老公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