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购物达人(1/2)
刘德行一摆手,那人不再行礼,满脸堆笑低声道:“下吏见过明府。不想今日明府能来市中视察,下吏有失远迎,明府恕罪。”
刘德行道:“本官不是视察,是陪同一位朋友及其家眷前来採买一些物品,你若无事,陪我们转转如何?只不要与店家说出本官身份。”
刘德行又为张明引见,原来此人姓赵,名元光,是本市的市令。市令在县里地位不低,本来昨晚也在出席宴会名单,怎奈有事缺席。
赵元光与张明见礼,刘德行介绍张明的身份,还是昨晚酒宴上的说辞,海外饱学之士,来中华上国留学。
刘德行现在可不怕为照临贤弟夸耀卖弄,真想见人就说,我这贤弟乃海外名士、当今大儒,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哪个不服?只管来辩!
陈墨拽一下张明,努努嘴,张明顺势一看,亲亲老婆想去的第一站:金银行。
市令官人亲自陪同,店铺东主不敢有诈,说明银两与铜钱兑换比例,並请问小娘子,这条银锭是都兑换成铜钱,还是兑换一部分。
陈墨听张明说过,除大宗交易之外,金银一般不能直接当货幣使用,民间购物应该还是铜钱,也未细想:“都换了吧。”
张明嚇了一跳:“姑奶奶,你知道一枚铜钱多重?”
孙淑容没听过姑奶奶这个词,想来是他大安国对妻子的暱称,插话道:“国朝新铸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
陈墨有些不好意思:“啊,十文钱就是一两重,一两银子换一千文钱,十两银子能换来铜钱62斤8两呢,太重了。那就换两千文钱零,12斤零8两还能拿动,其余给我们碎银子吧。”
庄思田背上了小包袱,里面有七两多银子和两千文钱呢,可得看紧了。这金银铺店东真不是好人,换点银钱竟要了那多什么火耗,还说看在市令面上,已是最最优惠。哼,看哪天小四爷找个由头,不揍你个屁股开。
接下来挨家商铺逛逛。
隔壁就是书店,叫做坟点肆,张明一通採购,大部头的有:昭明太子《文选》、徐陵《玉台新咏》、释智匠《古今乐录》、臧荣绪《晋书》、沈约《宋书》、萧子显《齐书》、蔡法度《晋宋齐梁律》、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等。
篇幅稍短小些的有:《说文解字》、《开蒙要训》、《千字文》、《陶潜集》、《谢灵运集》、《鲍照集》等。
刘德行也为儿子挑了几本启蒙读物。
一个小县里的书肆能有多少书籍?何况这年代没有印刷术,全靠手抄,纸张得来也不易,存书其实不多,店里的史部与集部书籍几乎被张明搜罗一空。
张明又想想,自己对外身份是要去长安求学的外国士子,不买点经书说不过去,就又挑了几本六朝名儒註解的经部书籍与子部书籍。
书肆也卖笔墨纸砚,张明又买了好多,店东笑得见牙不见眼,半年的生意一天做了。
赵元光咋舌不已,这位外国郎君买恁多书,要看到哪年?
刘欣然取笑姐夫:“你是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刘德行要刷卡,啊不,现金结算。张明拦住:“这是小弟私人採买,焉用仁兄付帐。小四,银钱伺候。”
四田十分不情愿,刚找来的碎银几乎全部用出,郎君太大手大脚了。书这么贵,又当不得吃又当不得穿,你是堂堂大王哎,莫非还要去参加科举?
经过药铺门口,林楠想进去看看,转念一想,这么多人,浩浩荡荡跑人家药铺里,还不得把老板嚇死?有时间让小明陪著来转转吧。
经过米麵行,张明也想进去,看看质量,问问价格什么的。还是算了吧,今天人多,又不买这些,別打扰人家生意了。
接下来是一家成衣行,这又是必逛之处,张明抬腿就进,眾人跟上。
张明往墙上瞧瞧,伸手拿下一件少年人穿的袍服,比划一下长度,招手叫来庄四田:“四田,穿上看看,合不合身?”
庄四田有点不敢相信,他指指自己鼻尖:“郎君给四田买的?”
张明一把將他拽过来:“快试试合身不,万一不合適不是白钱了。”
这话最管用,四田將银钱包裹放在柜檯上,试穿了一下,张郎君眼光不错,长短肥瘦很合身。
张明又挑了一件,找了一个身材颇像郑三品的执衣,也试了一下,还行,就它了,两件一起打包。
张明道:“四田,你和三品先穿著,回头本郎君再给你们设计几样劲装,保你们兄弟英姿颯爽、气质超群。”
庄思田不管今后会不会英姿颯爽,他背好金银包,把衣服包紧紧抱在胸前,这是郎君给我和三师兄买的呢。
阿俭十分羡慕,四田今早跟了张郎君,现在就有了新衣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