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火起(1/2)
“是火奴儿啊,进来吧。”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屋中传出,刘克之也不客气,直接推门而入。
“叔祖,我来看您了。”
一进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外披大氅,內穿道袍,精神矍鑠的老道士,坐在胡凳上,正烤著火看书。
这正是刘克之的叔祖,姓刘名季之,这並不是刘克之不避尊者讳,他的名字本就是叔祖取的,不存在这种问题。
他的名字主要是因为他自小在观中长大,却非道门中人,之字是表示其是道门居士。
魏晋之时,天师道兴盛,道中信徒名字多带之字,以示信仰。
在这个习惯在流传下来后,隨著佛门的兴盛,道门信徒减少的同时,使用这个习惯的人也减少了,而且也已不再限於天师道。
“你这三天两头的来,坊中无事?”
刘季之说话间头也不回,只顾看著手上的书。
刘克之定眼一看,是一本道德经,这是道门入门书籍,也是入土的书籍,他虽不甚解,但早已经倒背如流,日后自然会有所理解,所以当下也不放心上,直接拉过一条胡凳,大大咧咧的坐下。
“坊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怎比得上来看您,我等会儿回去个把时辰也就解决了。”
“民生之事,岂有小之一说,你若是连个坊正都当不好,日后怎入那浊流官场?”
听著刘克之不甚在意的语气,老道的眼神终於从书上离开,一双混浊的眼睛出现在刘克之的视线中。
“叔祖!你的眼睛!”
“砰”的一声,胡凳翻倒在地,刘克之惊慌的站起身来,他上次来时,老道的眼睛还如同婴儿一般。
老道挥了挥手,示意刘克之不要大惊小怪。
“无碍,年纪大了而已。”
“这…这…”
刘克之明白老道话中的意思,可他有些不能接受,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老道面前。
“莫惊慌,莫惊慌。”
老道摸著刘克之的头,为他將有些歪斜的软脚幞头端正一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家的火奴儿还未长大,还未娶妻生子,我又怎会去见祖师。”
闻言,刘克之心中稍安,又想起黄巢,连忙开口:
“叔祖,长安不是久居之地,不如去往成都,於青城山中静修,我不久便要离开长安,去河南投军,恐无法承欢膝下。”
“嗯。”
老道闻言点了点头,语气有些犹豫的开口。
“我前几日夜观天象,太白移位,逼近紫微,想来长安要有一场兵灾,你不言,我亦吩咐了你两个兄长,春日便动身,离开长安,本欲南下龙虎,你既觉得成都適合,那便去成都吧。”
说著,老道言语一顿,將手中道德经递给刘克之。
“你欲从军,应知兵凶战危,常翻道德经文,能让你平心静气,遇事三思而后行!”
隨后老道长嘆了一口气,战场凶险,即便自家小侄孙继承先祖之血,有举鼎之力,伏虎之功,但霸王亦有乌江之困,一人之力再强,也抵不上千万人之力。
“还有你那宅子,该舍便舍,如今世道不同,国非国,臣非臣,但民还是那些民啊!”
“叔祖您也知道了?”
刘克之心中惊讶,关於宅子的事情,自己从未与家中说过,为何叔祖会知道。难道那董六来玄都观了?
心中念起,一缕杀意顿时生出,毕竟是能猎虎之人,他的念头一起,身上便自有一股煞气升腾,瞬间惊了老道。
“静心止念!”
老道的手拍在刘克之肩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