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扬帆起航(2/2)
秦思齐接过笛子,微微一笑:“甚好。奏何曲目?”
“便奏那首《阳关三叠》吧,虽略显伤感,却也应此景。”赵明远道。
於是,塤声率先响起,低沉浑厚,古朴苍凉,如泣如诉,仿佛带著远古的迴响,与这滔滔江水的韵律隱隱相合。紧接著,清越悠扬的笛声加入,如孤鸿掠空,婉转盘旋,与塤声一高一低,一明一暗,交织缠绵。
乐曲声在江面上飘荡开来。
此时,两岸景色缓缓后退。西望武昌城郭,屋舍鳞次櫛比,黄鹤楼的身影依稀可见,笼罩在晨靄之中,宛如仙闕。
东眺则是一片平芜,江滩上芦苇丛生,偶有渔舟点缀其间,远处村舍升起裊裊炊烟,一派田园风光。江风拂面,带来水汽的清凉,也送来了塤笛合鸣的动人乐章。
许多同行的商贾旅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雅乐所吸引,纷纷走出船舱,倚栏倾听。在这繁忙的航运水道之上,如此纯粹的丝竹之音显得格外难得。有人闭目欣赏,有人轻声讚嘆,或许也勾起了他们各自心中的离愁或乡思。
一曲既终,余音裊裊,融入江风流水之中。周围船上竟传来几声喝彩与掌声。
赵明远得意地朝四周拱拱手,秦思齐则含笑收起笛子。经此一曲,心中鬱结的离愁似乎也隨著乐声宣泄了出去,变得豁达开朗起来。
李振笑道:“妙哉!明远之塤,思齐之笛,珠联璧合,令这江行添色不少!”
张祥瀚也点头称讚:“此情此景,此曲此音,当浮一大白!”说罢,竟真的让书童取来一小壶酒,四人分饮,气氛愈发融洽。
航行途中,日子倒也並不枯燥。白日里,四人或在甲板观赏沿岸风景,看江豚逐浪,看白鷺翔集;或聚於舱內研討经义,辩论诗赋。
秦思齐的数算之长也被眾人所知,李振、张祥瀚偶有疑问,也乐於向他请教。赵明远则负责活跃气氛,时常说些市井趣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船上的伙食虽简单,但赵家商船准备充足,时有鱼鲜补充,倒也可口。夜晚,枕著涛声入眠,別有一番滋味。
如此航行六七日,过赤壁,穿洞庭,江湖浩渺,景色渐异。两岸山势渐起,呈现出与江汉平原不同的地貌。
这日午后,船老大告知,前方即將抵达长沙府码头。
眾人闻讯,纷纷来到船头眺望。但见江面愈发开阔,远处城郭轮廓渐显,岳麓山蜿蜒起伏的翠色山峦映入眼帘,山间似乎还能见到亭台楼阁的飞檐。码头方向帆檣林立,人货往来,喧囂之声依稀可闻,其繁华程度,竟似不输武昌。
商船缓缓向码头靠拢。船工们忙碌著准备泊岸。
秦思齐等人也收拾好隨身行李,准备下船。正当他们以为需要自行打听前往岳麓书院的路时,眼尖的赵明远突然指著码头上一处人群,惊讶道:“咦?思齐,你看那边!那两人……莫不是文焕和静之兄?”
秦思齐循声望去,只见码头上两个青衫士子正朝著他们的方向挥手,脸上洋溢著热情的笑容。不是李文焕和林静之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