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传国玉璽批改作业(2/2)
把这块四方玉拿起来,发现是一个玉璽,上面上面写著“受命於天,既寿永昌”。
赵四海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当时就笑了:“老板,这玉璽有点意思啊!既然是仿传国玉璽,连那个金角都不捨得安上,这谁信啊?”
老板也是尷尬的笑了笑:“这东西就是拿著玩儿,真的说不定在哪个大官手里呢!这样,这东西你要是看上了,五块钱拿走。”
赵四海想了一下,掏出五块钱递给老板。
“等以后老子有儿子了,就用这东西给他批改作业,就问还有谁?”
把玩的一会,就把玉璽放进了系统空间,这东西一看就是假的。
赵四海前世虽然也没见过传国玉璽,但是確实看过类似的纪录片。
真传国玉璽是中国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璽,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义。
传国玉璽用蓝田玉製成,形状为方形,大小约9.24厘米见方。其印钮为五条蟠龙,下部为较厚的正方形底印。
玉璽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八个字由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其含义是皇帝受命於天,国家將长寿昌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製作传国玉璽,作为皇权的象徵。
在秦始皇南巡洞庭湖时,曾將玉璽投入湖中祈求平安,后又被人奉还。
秦亡后,秦王子婴將玉璽献给刘邦,成为汉朝皇权的象徵。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逼迫太后交出玉璽,太后怒而掷之,玉璽一角被摔缺。
传国玉璽在三国时期被孙坚所得,后辗转至曹操手中。
曹丕篡汉时,在玉璽上加刻“大魏受汉传国璽”。
晋朝时玉璽又归司马氏,后在战乱中几经易手。
隋朝统一后,玉璽归隋煬帝所有,后隋煬帝被杀,玉璽落入突厥,唐太宗时又归唐。
唐朝末年,玉璽又经歷了多次政权更叠。
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时,传国玉璽失踪。
此后,虽有宋朝农民称发现玉璽,但真偽难辨。
传国玉璽被视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是歷代皇帝权力的象徵。
在中国古代,皇权被认为是“天命”,传国玉璽的拥有者即被视为“天命所归”的合法皇帝。
传国玉璽在歷史上的流转,往往伴隨著政权的更叠和政治的动盪。
歷代皇帝都极力追求传国玉璽,以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
传国玉璽的传说和歷史,反映了中国古代对皇权的崇拜和对正统性的重视,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於传国玉璽的真偽,学术界一直存在爭议。有观点认为,传国玉璽並不是由和氏璧製成,而是用蓝田玉打造。
此外,由於传国玉璽在歷史上的多次流转和遗失,其真品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