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暗度陈仓之嫌(1/2)
宅院之中有一处池塘,占地面积不小,足可泛舟。
中间有一处凉亭。
一眾官员落座於此。
居中而坐的是一名清瘦老者,年约六十,头髮白精神矍鑠。
正是并州节度使苏良臣。
在场的官员纷纷口出恭贺之词。
苏良臣微微点头示意。
虽然说连带效益,但是眉宇之间隱约有忧愁之色
对於目前的场面並不上心,甚至有些抗拒。
这时候刺史曹求道拱手说道。
“这次大人得胜凯旋,解了并州之难,又为朝廷除去隱患当真是大功一件。”
“满城学子,听说此事以后心中对於大人敬仰万分,特地前来。”
“大人不妨藉此机会指点一二,也能够让他们有所收益。”
苏良臣听到这话以后略一沉吟。
这座宅院原本是个官员的宅邸,此处原本取名为秋月亭。
上面还有一副对联。
平湖秋月戏秋波,池中秋景丽。南海玉宫来玉燕,府內玉堂春。
苏良臣颇为不喜便命人给取了下来。
此时这亭子之上既无对联也无匾额。
於是他便开口说道。
“这亭子原本是有对联的,但是我不喜欢便秘人取了下来。”
“那就藉此来考一考本地的生员,若是有谁能够写出一对好联。”
“到时候別令人掛於其上,也算是一件美事。”
听他这么说,此时马上便转头吩咐几句。
过不多时各位学子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一时之间一个个摩拳擦掌。
在僕人的带领之下到了后院,见到这组亭子,纷纷拱手,朝著节度使大人遥遥行礼。
然后纵观此地的景色,心中若有所思。
赵兴安自然也在其中。
当下便有人开口大声念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自然不甘示弱,纷纷发言。
赵兴安混在其中,却是轻轻摇头。
像是这位节度使大人沙场征战,而且能够这么快取胜。
那也是胸中有韜略之人。
像是这种人普通的风月之词怎么能够入得法眼?
这些书生平时只知读书,不知其他,不说別的,光是气魄就差了许多。
而且自从入府以后,他也发现这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这府中的僕人多是一些残疾人。
別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是赵兴安一眼就能够发现他们是士兵出身。
不用说,这位节度使大人当真是与眾不同。
估计也是觉得这些士兵们身上有了残疾,难以寻找活计便留在府中停用。
而且在这府中除了那些雕樑画栋之外,並不见什么奢靡之物。
说明这位节度使大人也是洁身自好之辈。
此时他心中忽然想到了两句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毕竟现如今这上上下下的官员,伸手捞银子,一个比一个狠。
但是目前这个并州节度使却是个另类。
至少以赵兴安所见所闻,能够作此评判。
就在此时便有人前来,说是距离的远,听不清楚便让做人把自己想写的写下来。
於是命人摆下书案,各自书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