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无所惧(1/2)
<你不能用皇家的长兄標准去看待他,你应该用寻常人家的长兄的標准去看待他。(思索、点头)>
<怎么说呢?公子扶苏真的被教导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臣子。>
秦始皇嬴政阴沉下脸来。
他的长子被教导成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臣子,並不是一件值得他这个君父高兴的事儿。
转念一想,那些老匹夫三族都被他丟出去或做苦役或开荒去了,再加上现在已经有了合格的继承人,一瞬间又觉得没什么好气的。
感慨並提点的对十九道:“那些儒生应该感谢你,十九。”
嬴炎:“?”
嬴炎略一思索,恍然大悟,点头:“確实如此。”
有恩,就要报。天经地义。
——这甚至是他们儒家的观点之一。他嬴炎,怎么会做这种让他们成为不了君子的事儿呢?
小儿子一点就通,嬴政很满意,继续看天幕去了。你別说,你还真別说,儿子小时候的事儿还挺有意思的。
比起批改奏章而言。
【嬴炎听了长兄一如既往嘮叨的话,摇摇脑袋:“知道了知道了,別念了!”
这简直和嬴渠梁的碎碎念有的一拼。都隔了这么多辈,怎么还能有这诡异的共同点?
见好大哥扶苏还有要继续碎碎念的趋势,嬴炎目光一转,精准地落在扶苏身后那位一直安静侍立的少年身上。
嬴炎直接转移了话题,抬了抬下巴:“这位是?”
扶苏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引开,脸上重新露出温和的笑意,侧身让出一步:“这位是甘罗,我们大秦的甘上卿。”
他特意加重了“上卿”二字,带著明显的推崇,隨即想起什么,对嬴炎补充道:“你之前不是好奇,什么样的人物能像当年张丞相那般,以三寸不烂之舌搅动风云、裂土开疆吗?这位便是了。”
扶苏的讚誉毫不吝嗇,直指甘罗最耀眼的功绩——以十二稚龄,孤身入赵,凭无双辩才与洞察人心的智慧,空口白牙挑起燕赵之爭,使得强秦不费一兵一卒坐收十六城,更顺势削弱了两大劲敌的少年奇才!
此子如此年轻便立下如此奇功,未来成就,未必不能成为大秦的第二个张仪!
“不敢承长公子如此盛讚,”甘罗微微躬身,声音清朗平静,脸上带著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不过是承蒙大王不弃,侥倖立下尺寸之功罢了。天下英才何其多,罗不敢当此喻。”
他年纪虽轻,但早已在讚誉与詆毁的旋涡中练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再夸张的夸奖,於他而言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心中波澜不惊。
若把这些话当真了,飘飘然不知所以,那这个人离废掉也就不远了。
“毕之(甘罗的字)总是这么谦虚。”扶苏感慨地摇头。他转头又看向嬴炎,带著兄长的期许:“十九弟,你也该学学毕之,谦逊守礼,方为君子之道。”
嬴炎:“……”
不好意思,学不来。我这辈子的字典里大概就没刻过“谦虚”这两个字。
该是我的,便是我的;我做到的,便是做到了。何必用那些虚头巴脑的辞藻来粉饰?何须自谦以掩其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