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分期付款和售后服务(2/2)
当前,城乡隔阂正在被打破。
大量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络绎不绝地进城卖各种土特產品。
放在以前,这些属於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经发现,必然会受到打击。
现在,相关部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魏红所讲,农机厂附近的一些街道,正逐渐形成自发性的小型农贸市场。
每到礼拜天,会有大量贫下中农过来卖货。
不过能进城卖农货的农民,毕竟只是少数。
更多的农民受限於距离,运输工具等原因,空有农副產品,却没办法及时送到城里换成钱票,生活物资。
能够进城卖东西的农民,几乎都有自行车。
“林子,知道我跟你说这些,是想要表达什么吗?”
“知道。”
方林淡淡道:“乾爹是想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农民进城变得特別容易。”
“不需要复杂的介绍信和手续,想进城就进城,可是一个问题也被凸显出来,交通工具。”
进城不难,难得是怎么进。
乘坐公共汽车,车內人满为患。
且不说自己带的农副產品会不会被挤坏。
有些態度恶劣的售票员,往往会將带著大包小包的农民赶下车。
就算没有被赶下车,也会收双份票钱。
“你说得没错,交通工具。”
刘保国狠狠地吸了一口烟,说道:“咱们厂生產的农用车辆,统统是由上面统一收购,进行统一分配,统一销售。”
“我们厂只负责生產,不负责销售,如今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各种惯例也和以往大不相同,我打算等摩托车產线的事情彻底尘埃落定,和其他厂领导商议一下,打报告给上面,將厂里生產的农用车,以对点销售的方式,卖给下面的公社,生產队。”
从刘保国掌握的情况分析,只要有合理理由,並且能將商品卖出去,上级应该不会进行阻拦。
对於刘保国的想法,方林举双手赞同。
经济发展的趋势的確是这样。
僵化落后的生產关係,正在潜移默化发生变化。
燕京街头出现的小商小贩越来越多,纵然这些人没有营业执照,乾的又是明令禁止的投机倒把,相关部门的態度依旧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城里发生变化,农村地区也在发生变化。
联產承包,搞活副业经营,开设社办集体企业。
通过集体企业的名义,將农村的农副產品卖到城市,换取紧缺的各种生活资料,包括化肥,柴米油盐等一系列以往只能通过配给得到的物资。
“咱们厂有这方面优势,加上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找对方法,我们厂的农用车,將成为贫下中农们爭相购买的交通运输工具。”
方林不失时机地给刘保国贡献了两个方案。
第一,分期付款。
第二,提供售后维修等配套服务。
刘保国既然要改变现状,不妨多往前走两步。
燕京农机厂生產的农用小卡车,成本价约在3500元左右。
这个价格对於乡村地区来说,不亚於一个天文数字。
怎么才能把车卖出去,並且能收到钱?
分期付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