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三国:我能趋吉避凶 > 第115章 巡狩天下(6)

第115章 巡狩天下(6)(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在百花宗,系统让我多子多福 成为赌石之王后,我是你高攀不起的神 我在红楼,吃瓜成帝 权游:烈日行者 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 盗墓:献祭古神,从见神不坏开始 替姐入宫后,贵妃撩诱帝王上位 凡人修仙,从种葫芦开始 异世灾荒,我助绝色美人搞基建 狱出邪龙

交州属於华朝南疆的新开发地域,地域辽阔,人口稀疏,郡县设置也较少,政务亦不繁复,故而张循在此地的巡狩並未耗费过多时日。

在完成了对南方军区与南海舰队训练情况的视察后,他便搭乘一艘装备精良的海军军舰,开始北上。

途经夷洲(今台湾)海峡时,张循的心中涌动著別样的情怀。

夷洲这个在歷史上曾被忽略的岛屿,如今却在他的治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汉朝时期,由於水师力量的局限,这片土地尚未被正式纳入朝廷的管辖范畴,甚至其存在都可能未被完全知晓。

然而,华朝的海上力量已然今非昔比,不仅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更將夷洲纳入了帝国的版图,从而弥补了张循穿越前未能实现国家统一的深深遗憾。

根据扬州州长张昭详尽的报告,这座岛屿上的人口並不多,主要由数千名少数民族构成,他们大多是古代为躲避战乱而勇敢出海的渔民后裔,在这片孤岛上扎根,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由於人口基数较小,当华夏海军首次发现並將夷洲纳入扬州管理时,並未设立郡一级的行政单位,而是直接在会稽郡下设立了一个夷洲县,对其进行管理。

会稽郡的南部地区,包括今天的福建一带,地形多山而耕地稀少,生活条件相对贫瘠。然而,正是这种环境促使一部分寻求更好生活的民眾,毅然决然地选择移民至夷洲沿海的平原地区,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在他们的辛勤努力下,夷洲县的城区与港口已初具规模,展现出勃勃生机。

当皇帝张循的御驾亲临夷洲的消息传开,整个岛屿沸腾了。居民们奔走相告,激动之情溢於言表。对於他们而言,这不仅是对皇帝本人的敬仰,更是对中原王朝重视与关怀的深切感受。

张循在夷洲期间,亲自接见了数十位当地的社会精英与少数民族头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与期待,勉励大家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同建设好夷洲岛这个未来的东出太平洋的重要基地。

张循深知,夷洲岛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不仅是连接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桥樑,更是未来帝国海上扩张与防御的关键节点。因此,对於那些率先踏上这片土地,不畏艰难、勇於开拓的先驱者们,他给予了高度的讚扬与承诺,保证他们及其后代將因此获得应有的回报与荣耀。

面对皇帝的肯定与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几位夷洲岛的少数民族头领情绪激动,有的甚至泪流满面。

他们讲述了祖先如何在这片未知的土地上艰难求生,如何通过世代的努力,在这片荒芜之地上建立起家园的歷程。如今,中原王朝不仅正式將他们纳入管理体系,还提供了农具、狩猎武器等必要的生產生活物资,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仿佛漂泊多年的游子终於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张循的到访,不仅是对夷洲岛上居民的一种精神鼓舞,更是对整个华朝边疆治理理念的一次生动詮释。他强调,无论是中原腹地还是偏远边疆,每一个华朝的子民都是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应当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共同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与强盛之中。

这种包容与平等的治理理念,无疑为夷洲乃至其他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离开夷洲前,张循还特別指示,要加强对夷洲县的教育与文化建设,让这里的孩子们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了解中原的文明与智慧。

他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打破地域与民族的界限,让所有的华朝子民心手相连,共同书写华朝的辉煌篇章。

此外,张循还规划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夷洲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鼓励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推动农业技术的革新、加强与外界的贸易往来等。他深知,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夷洲才能真正成为华朝东部海域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为帝国的繁荣与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隨著张循一行缓缓驶离夷洲,岛上的居民们依然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喜悦与希望之中。作为一个直到现在总人口都没突破一万人的岛县,能迎接皇帝的巡狩,必將成为夷洲岛今后难以磨灭的歷史记忆,和推动大家继续开荒建设的动力。

踏上了夷洲岛,弥补了前世的遗憾后,隨著巡狩舰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船队缓缓驶离夷洲县,继续沿著海岸线北上,最终通过长江入海口,抵达了扬州州治所在的九江郡歷阳县(今和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前夫替白月光养娃?重生改嫁首长 穿越韩漫后,我彻底干疯了 我说得胜已是定局,你尔多龙吗? 天生烂桃花,开局遇到海后学姐 四合院:傻柱你敢带我妹去小旅馆 港岛:我的系统是警队升职器 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 重生不舔绿茶,反手錶白宝藏校花 开局合欢系统,不交女友就会死 妹妹,这疯批你驾驭不了,换我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