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用老弱妇孺当盾牌的疯子(1/2)
数万大军修整了一个冬天后,太平廿二年(215年)三月,南北两路大军继续西征。
春日的阳光洒满了广袤的西域大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南路的吕布、张飞、孙策三人率军离开于寘,一路西行,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如同一道不可阻挡的铁流,誓要將和平与繁荣的种子播撒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
飘沙、乌耗、德若、蒲犁等小国,面对这支威名赫赫的华朝大军,纷纷选择瞭望风而降。他们深知,与华朝为敌,无异於以卵击石,自取其辱。
因此,当华军的旗帜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这些国家的君主便明智地选择了投降,以换取国家的安寧与百姓的平安,还能继续在华朝的统治下当官从政。
然而,当大军来到莎车国都城下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莎车国王库尔班汗,这位年近六十的老者,却並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君主那样选择开城投降。相反,他將城內数万军民、老弱妇孺全部赶上了城墙,准备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对抗华朝大军的西征。
莎车国在东汉初年曾在周边称霸过一段时间,巔峰时期不比乌孙国差。因此,库尔班汗一直怀揣著恢復祖上荣光的梦想,近些年频繁与周边国家开战,企图通过武力来重振莎车国的雄风。
然而,穷兵黷武的政策不仅没能让他实现梦想,反而让莎车国的实力越打越弱,陷入了內忧外患的境地。
面对兵临城下的华军统帅吕布,库尔班汗的心理已经扭曲。他站在城墙上,望著远处的吕布,眼中闪烁著疯狂与决绝。
他高声喊道:“吕布,你看清楚,这城墙上站著的,不仅有我莎车国的士兵,还有老人、妇女、孩童。你们华朝不是自詡为天下太平的开创者、守护者,標榜自己仁义吗?但今日,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玉石俱焚。”
“如果你们华朝不放我一条生路,坚持攻打我的莎车城,这就將是一场屠杀,歷史永远会记住你们屠杀莎车国平民百姓、老弱妇孺的这一天。你们的仁义之名,將永远被玷污!”
“如果你们华朝真的如你们所宣扬的那样,渴望天下太平,心怀慈悲,那么,就请给予我莎车国一条生路。让我库尔班汗继续以国王的身份,带领我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我保证,莎车国將永远臣服於华朝,奉华朝为宗主国,世代友好。”
“吕布,你的勇武我早有耳闻,號称天下第一武將,是一个能够改写歷史的英雄。今日,你的命令,不仅关乎胜负,更关乎仁义与道德。请你做出明智的选择吧!是成为屠城恶魔,还是和平的使者?一切,都在你的一念之间。”
吕布闻言,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自己带领华军前来平定西域,竟然会反被对方用他的百姓来威胁。吕布虽然勇猛无比,但心中却始终秉持著仁义之道。他深知,如果下令攻城,势必会造成大量平民百姓的伤亡,这不仅违背了他的本心,也违背了皇上张循一向善待老百姓的作风,在皇上那肯定討不了好。
然而,如果就此退兵,又岂不是助长了库尔班汗的囂张气焰?吕布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心中犹豫不决。
就在这时,已经34岁、被张循派驻在这支军队中充当军师的诸葛亮站了出来。
他目光深邃,神色从容,向吕布建言道:“司令,这库尔班汗多年来穷兵黷武,已经將莎车国折腾得奄奄一息了。国內民怨沸腾,无论贵族將士还是百姓奴隶都早已对他不满,只是凭藉他掌握的军队残酷镇压,才勉强维持了他的统治。你且拖住他一会儿,我去安排狙击手,看能不能直接將他打死。只要他一死,莎车国自然自行崩溃,肯定会主动开城投降。”
吕布闻言,眼前一亮。他这才想起自己的部队中,还有一支狙击队,採用的是华朝兵部军事研究院研製的最高科技的狙击步枪,狙杀射程达到了500多米。配上瞄准镜,完全够得著城墙上的目標。
吕布之前之所以没想到这一层,是因为他还没完全適应热兵器下的特种作战、斩首行动等新战术。
现在既然诸葛亮提了出来,吕布自然大喜过望,欣然应允。他深知,这或许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好办法。
库尔班汗可能觉得现在华军距离城墙的距离达到了300米,远远超过了步枪的射击距离,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站在城墙上跟吕布对话。
然而,他並不知道,自己正处於狙击步枪的射击范围內。即使一名狙击手没把握將他击毙,但几名狙击手同时开枪的话,他必死无疑。至於如果有子弹没打中他,误伤了旁边的其他人,那也只能说是战爭中的无奈与残酷了。
於是,诸葛亮退走,去安排狙击手的事情了。而吕布则催马上前,双目如炬,脸上故意掛起一抹怒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