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薛蟠对奏,惊呆眾人(2/2)
当今坐在龙椅上,脸带微笑地看著薛蟠,缓缓开口:“薛蟠,此次你捐献大批粮食,
解了百姓燃眉之急,实乃大功一件。”
“朕问你,你是如何想到捐献粮食,为君分忧的啊?”
薛蟠其他没学会,跪倒还是学的挺快的。
他忙“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都带著些颤抖:“哎呀,皇上啊,您这可真是抬举我了!”
“我就是想著百姓们挨饿怪可怜的,家里正好有粮食,就捐了些,哪敢指望封官吶!
,”
皇帝微微含笑,眼中带著几分讚许:“你虽出身商贾之家,却有这份心,实属难得。”
“我看五品奉政大夫你就別干了,你去户部干个五品粮政司员外郎吧,望你日后在任上,继续为朝廷和百姓效力。”
薛蟠一听又要封官,而且还是户部的官儿,那是又惊又喜。
心臟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心里想著:“我的个乖乖,这是真的吗?我薛蟠居然能当户部的官了!
从小到大,户部的人可都是从问家捞钱走,家里再有钱,看那么多银子给別人也是心疼啊!
“现在我可是户部的大人了,他们该给我送钱了吧?
d
一些出身名门、自视清高的大臣则满脸不屑。
一位身著锦绣朝服的老臣,轻哼一声,压低声音道:“不过是个商贾之子,捐点粮食就封官,这朝堂的规矩怕是要乱了。”
他身旁的年轻官员也附和著,嘴角掛著一丝嘲讽的笑:“瞧他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哪像个能当上官的。”
当今却是微微含笑:“这户部粮政司员外郎之职,关乎粮食调度、民生大事,你可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
薛蟠又是磕了个头,心里一阵发慌,暗自嘀咕:“这责任肯定重大啊,可不能搞砸了,不然怎么对得起皇上这份信任,怎么在户部捞钱呢!”
他忙不叠地说:“皇上,我知道,我知道!这粮食可是百姓的命根子,我往后一定好好干,要是有半点差池,您就拿我是问!”
贾璃在边上看著,这当今葫芦里到底卖著什么药?
很快,当今神色一正,接著问道:“如今京城仍有粮食短缺之患,依你之见,这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
薛蟠挠了挠头,心里瞬间紧张到了极点,脑海里飞速地回忆著平日里家中长辈谈论的生意经。
“回皇上,这粮食不够咱高价买就是了啊!”
此言一出,大臣们都笑出了声音,连当今也不例外。
户部尚书浦阳笑道:“我的员外郎,这钱从哪里来啊,户部可没钱啊!”
薛蟠眼晴一亮,整个人像被点燃的炮仗,瞬间来了精神。
他猛地往前跨出一步,双手叉腰,大声道:“这有何难!我薛家有的是银子,我愿把薛家银子和粮食都捐出来!”
说这话时,他胸脯挺得高高的,脸上带著一种自以为是的骄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
大臣们面面相,眼中满是惊聘与疑惑。
一旁的贾璃忍不住皱眉,上前一步,轻声提醒:“薛蟠,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决定。”
薛蟠却满不在乎,一挥手,动作幅度极大,差点打到旁边的官员。
他咧著嘴,大大咧咧地说道:“璃哥儿,你就是太谨慎,我薛蟠做事向来痛快,说捐就捐!”
那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殿外的贾政听的,恨不得飞进殿內,抓走薛蟠,
当今都愣住了,自己找了个什么奇!
“朕只是想利用他们金陵四大家族,在江南的人脉和暗地里的路子,仅此而已!”
“怎么碰到这个憨货,倒也忠心可嘉!”
贾璃觉得,这薛蟠是主角,他是配角反派了。
薛蟠心里想道:“你们傻眼了吧。都以为我是傻子呢?哈哈哈,我家的银子,与其被那帮没良心的族人分食,我还不如捐掉!”
“五千石粮食就能换个五品员外郎,这全部家当能换个一品不?”
当今轻咳一声,“爱卿果然忠心耿耿,但朕也不能动不动就让臣子们捐出全部家当,
此言不必再谈。”
当今接著追问:“如今南方漕运粮食的缴纳问题,你有何解决之法?”
薛蟠心里想这还不简单:“皇上,这简单啊,我们庄子上谁不缴粮就打谁。正好璃哥儿在,你让他带兵去南方走一趟,我看看谁敢不缴粮。”
贾璃一听,咯一下。
这薛大傻子,怕不是脑子不好吧。
不对,都叫大傻子了,脑子確实不好。
“薛爱卿,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还是三日后去户部上任吧!”
当今摇了摇头,这怕是找了个二愣子,也罢,就当千金买马骨了。
反正也不指望,皇子们的方法起多大效果。
他们还是太年轻,根本没说到点子上,当今之所以答应,只不过是为给这殿內群臣找点事情乾乾。
看看他们的反应,有没有囤积居奇,有没有与南方私自联繫等等。
朝堂內的消息很快在城中传开。
刚一退朝,户部就迎来了不少商人。
一位身著华丽锦袍的中年商人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人,草民愿捐出五千石粮食,以解京城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又有几位商人接连站出,表明愿捐粮的心意,有的捐七千,有的捐一万石,数字极为夸张。
户部的书吏都惊呆了,京城还有这么多粮食,他们的媳妇可在街上买不到粮食了。
不过身为户部的书吏,自然是谁缺粮食,他们都不可能缺粮的存在。
消息也传到荣国府,眾人亦是忧心。
薛姨妈担忧的是,薛蟠在殿上口出狂言,会惹来杀身之祸。
而王熙凤则忙前忙后,一边和贾璉商议著府里如何节粮,一边又想著如何在这场危机中为贾府谋得好处。
贾宝玉虽不懂这些生计之事,但看到丫鬟婆子们也都没了往日的欢笑,心里也觉著烦闷,只在园子里閒逛,想寻些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