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山东情报,营口坠龙(1/2)
第210章 山东情报,营口坠龙
山东这边土匪是歷史遗留问题,存在已经很久了,土匪一共分为七、八支。
抱续山区,位於峰县、费县、滕县交界处。
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土匪的理想藏身之地。
幅张军在此占山为王,人数约有5000人,他们以幅幣勒头为標誌,长期在兰、、费、峰四县山区抢掠財粮。
蒙山山区,地处蒙阴、费县、平邑等县之间,山脉连绵,范围广阔,有许多隱蔽的山谷和洞穴。
马家军在此设立据点,袭击周边村庄和过往商旅,人数约有3000人,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沉重灾难。
鲁西南地区,黄河故道沿岸,包括曹县、单县、邮城等县境內的黄河故道区域。
这里地形复杂,沙丘、洼地眾多,且人口相对稀少,土匪便於隱藏和逃窜。
曹州长枪会匪就活跃於此,危害鲁西南地区,人数约有3000人。
还有胶东地区的嶗山,位於即墨县境內,山势险峻,东临大海。
崑山山区,地处文登、牟平、乳山等县交界处,森林茂密,山深谷幽。
还有微山湖周边的水匪,这就不好统计了。
整个微山湖面积广阔,湖岸线曲折,有许多芦苇盪和小岛。
利用这些天然屏障,藏匿船只和物资,对湖边的村庄和过往船只进行抢劫。
贾璃看著地图和情报,感慨著除了鲁中一带,整个山东但凡山高林密之地,就有土匪藏匿。
“这家还真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啊!”
没错,根据『幽人』的情报,这些土匪全是某个传承千余年的世家扶持的。
本来作为山东最大的世家,曲阜的官员任免权都在他们手上。
他们还持有著国家赐予的祭田、学田和自置庄田,光是登记在册的一共有138万余亩,看的贾璃羡慕不已。
而且这些土地多数都享受国家免税或轻税政策。
可是家族產业虽大,奢靡的生活与无尽的欲望也是难以完全满足的。
一开始,他们听闻周边山林中有土匪横行,心生恶念。
这些土匪以劫掠过往商旅、周边百姓为生,手段残忍,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家权贵们主动与土匪中的头目取得联繫,一番密谈后,达成了罪恶的交易。
土匪们在得到他们家的默许与暗中支持后,愈发猖。
到后来,他们的行动变得更有“计划性”,事先会从他们家眼线处得知周边村镇集市的时间、富裕人家的信息。
每到劫掠之时,土匪们呼啸而出,冲向毫无防备的百姓。
他们洗劫村庄,抢夺粮食、財物,稍有反抗的百姓便会遭到毒打甚至杀害。
许多百姓辛苦积攒的家业瞬间化为乌有,只能流离失所,啼飢號寒。
而劫掠所得的钱財,一部分被土匪挥霍,另一部分则按照约定,暗中交给他们家。
他们家拿著这些沾满百姓血泪的钱財,开始大肆购置土地。
凭藉著家族的权势,在土地交易中欺压普通农户。
或是以极低的价格强买,或是利用农户的债务危机,巧取豪夺。
一些农户为了生存,虽满心悲愤,却也只能无奈地將世代耕种的土地拱手相让。
隨著土地的不断增加,他们家的田庄愈发庞大。
暗地里鄆城、巨野、曹州、东阿、滋阳、鱼台等州府,大部分都是他们家的田地。
新购置的土地上,佃户们被迫在沉重的租税下劳作。
而那些被土匪劫掠后失去家园的百姓,为了活下去,也只能无奈地成为他们家的佃户,在曾经属於自己的土地上,继续承受著剥削与压迫。
贾璃及其部队,现在还在辽东营口地区,他准备从这乘战船前往山东,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时正直夏季,辽寧营口地区被阴雨笼罩,连绵的雨幕持续了四十多天。
辽河水暴涨,整个大地沦为一片汪洋,鱼虾在浑浊水面漂浮。
码头上战船也不能通航,大军只得等待大雨停歇。
这日晚间大雨停歇,星空已经露。
贾璃见天已放晴,在天刚破晓时分,就带著几名死侍来赶大集。
东北营口这边的大集很有特色,各色各样的人们和买卖,如同一幅鲜活的市井图,展现在贾璃面前。
远处,炊烟从低矮的民房烟肉中升起,与集市上瀰漫的烟火气相互交融。
集市入口处,几个大汉正卖力地吆喝著,推销著自家的牲口。
肥体壮的黄牛,被韁绳牵著,时不时甩动尾巴,叫上几声。
一旁的骏马则高大矫健,蹄子刨著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买家们围著牲口,仔细查看牙齿、毛色,伸手摸摸脊背,与卖家討价还价。
那场面热闹非凡,唾沫星子都快飞出来了。
“王大哥,这牛可是俺家精心养了三年的,犁地一把好手,您瞧瞧这身板,给个实在价,牵回家保准不亏!”
买家则是皱著眉头,摩著下巴:“兄弟,价是好价,可俺手头也不宽裕,再降点儿,行不?”
“这周边三村五里的,谁不知道您王大彪子的威名,再低就落您的面儿了不是?”
“哈哈,弟这话说的可以,这几头咱都买了!”
再往里走,是琳琅满目的乾货区。
一个个竹筐里,装满了色泽诱人的木耳、蘑菇,还有晾晒得乾巴巴的咸鱼干。
摊主们热情地招呼著过往行人:“来看看吶,这都是咱山里刚采的乾货,泡发后又鲜又嫩,燉菜、煲汤那叫一个香!”
一位大妈正熟练地挑选著木耳,一边挑一边嘟:“这黑得发亮、朵大肉厚的才是好木耳,回家给老头子做个木须肉,准保爱吃。”
旁边卖咸鱼乾的大爷,操著一口浓郁的东北腔:“大妹子,这咸鱼干可都是用新鲜海鱼晒的,煎著吃,老下饭了,来点儿不?”
这时候的大集,卖山参和野味的反倒是比较少,搞到这些野货,城里的各大店铺都会直接收购。
再不济也有固定的贩子,四处游走收货,根本不愁卖。
特別是一些靠山村的猎人,有时候狩猎到一只山君或者熊黑,足够一家五口滋润的过好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