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若是威力再提升,那將是何等模样?(1/2)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借胡惟庸这等胆识非凡之人之力,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制度,使丞相无法再与皇帝爭夺权力。
如此一来,权力虽集中於一人,但事务繁重至极。
然而,这对朱元璋来说並非负担,反而是一种乐趣。
他的天子威严正是通过此事得以展现……
看到朱元璋暂歇,远处侍立的宦官即刻上前,向他报告了一个消息。
若非登基前有过交代,这事发生后需告知於他,这位宦官绝不会此时前来稟报。
但依他对朱元璋的了解,这恐怕是皇上一时兴起的决定。
虽说要匯报,但到了此刻,皇上对此事的紧迫性已不如从前。
消息传来后,那位並没急著关注,而是打算先小憩片刻,再继续批阅奏摺。
相较之下,武器之事,相较於批阅奏摺的重要性,实在是相去甚远。
至少要等他处理完奏摺,才会分心去查看那**武器。
“在哪里?快带我去看看!”
朱元璋正准备舒展筋骨,但听到这话,动作戛然而止,胳膊重新放下。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他盯著面前的宦官,语气急切。
此刻,他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他对这**武器期盼已久。
八月十五夜看到的绚烂烟火,至今仍深深刻在他脑海里。
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震撼难消。
后来听了韩成关於**的描述,说是比神话里的仙术还要可怕,朱元璋连睡觉都不安稳。
他一直渴望亲眼见识一下,按照韩成的方法打造出来的**究竟有多厉害。
从韩成的话中可以听出,这些武器距离他理想中的效果还有很大差距。
但即便如此,它依然能让现有火器的威力大幅提升。
说句实在话,遇到韩成之前,朱元璋对大明现有的火器还是颇为满意的。
他认为这样的威力已足够令人惊嘆。
正因为从韩成口中得知火器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创造出威力更强、种类更多的火器后,朱元璋的心中便满是憧憬。
以现有火器的威力而言,若是威力再提升,那將是何等模样?
若能以此上阵杀敌,该是多么美妙之事!
仅是稍作想像,朱元璋便激动得难以自持。
话音刚落,朱元璋未等宦官回应,便迈开大步向外走去,步伐矫健,气势非凡。
这名叫王忠的宦官一时愣在原地,被皇帝突如其来的反应弄得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回事?
这……这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吗?
连奏摺都顾不上批阅,竟只为听闻一种武器?
惊诧之余,他不禁擦拭额头的汗水,暗自庆幸。
幸好啊!
幸亏自己未曾擅自决定,而是第一时间上报给上位者!
否则,单看如今皇帝的表现,恐怕自己难逃责罚!
如此思虑,他急忙追上去为皇帝引路。
……
校场之中,朱元璋手持火銃,仔细审视。
这支火銃是由兵杖局送来的。
兵杖局乃內廷二十四衙门里的八大局之一,不过现今明朝的內廷二十四衙门尚未齐备。
兵杖局的主要职责是锻造兵器与仪仗,诸如刀剑棍棒之类的基本装备自然不在话下。
该局设有专门的火器分部,不仅能製造常见的火銃等**,甚至还能铸造青铜炮。
並且,所造火器的质量极为优异,结实耐用,出现炸膛的概率极低。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於兵杖局的位置比龙江宝船厂更接近朱元璋的居所。
毕竟龙江宝船厂还在南京城外,而兵杖局就设在城內。
仅此一点便足以说明,兵杖局生產的產品品质无可挑剔。
当然,除了製造各种武器、火銃、火炮,它还负责製作剪刀、餐叉,甚至针也能自行生產。
这完全符合朱元璋一贯提倡的自给自足理念。
宫內还饲养鸡、鸭、鹅等家禽,皇后坤寧宫中本作为园的地方,如今不见卉,却满是蔬菜……
在这种背景下,让兵杖局承担这些任务显得非常合理。
“这里面装的就是我们为你准备的**吧?”
朱元璋拿起手中的火銃仔细检查后,转头问身边侍立之人。
侍从听到问话,立刻恭敬回答:“回稟陛下,正是您提供的**。”
“试验过了吗?威力如何?”朱元璋继续追问。
朱元璋话音刚落,心里便忍不住一阵紧张。儘管他深知此事定无大碍,但还是隱隱担忧,唯恐结果不尽如人意。
韩成先前传授他们製作此物时,態度太过隨性,用料更是匪夷所思,居然掺入鸡蛋与。若非出自韩成之手,並且他言之凿凿,朱元璋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些东西能被加入其中。
朱標和朱棡听到这话,也將视线转向了说话者。朱棡正蹲在地上,用手触碰一门火炮。他们是途中偶遇朱元璋的,朱棡特地来找朱標,二人一同赶来拜见父皇,討论如何整治备倭水师。
得知父皇的意图后,兄弟俩都兴致盎然。朱標自然无需赘述,他对那粒状物的研製过程全程参与,功不可没。他还从韩成那里得知其威力,对此充满期待,渴望亲眼见证它的效果是否真如韩成所述般震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