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你確定没弄错(2/2)
既然如此,也就別怪我不讲情面了!
她说过,谁要是阻碍允炆成为皇太孙,下场只有一个——死!
不论是谁!
就算是朱有容也不行!
不管她身份多高,动机如何,都不能容忍她的所作所为!
若她真將事情办成,威胁到皇太孙之位,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她都得死!
她能从一个出身远逊於常氏的侧妃,跃升为太子妃,儿子也成了理应继承皇太孙之位的人,绝非仅仅靠运气。
她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是关键因素。
常氏因难產离世。
为生朱允熥未能熬过,诞下后便撒手人寰。
女人难產在当时司空见惯。
生育对女性而言,无异於闯鬼门关。
常氏因此丧命,並不奇怪。
但深究下去,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朱允熥是常氏次子,长子是朱雄英。
通常,头胎生產最为凶险,意外频发,风险极高。
然而常氏却在生朱允熥时难產身亡。
那时吕氏已入宫数年,且育有朱允炆。
自吕氏入驻春和宫后,擅长厨艺的她很快负责起眾人的饮食。
吕氏聪慧异常,不会採用下药流產等低级手段。
那实在太过愚蠢。
更何况,在常氏再度怀孕时,朱雄英已长大不少。
朱雄英身为长子,即便常氏遭遇不幸导致流產,朱允炆依然只是个庶子。皇太孙之位仍是朱雄英的,无人能夺。因此吕氏绝不会在这方面生出歪念,这种做法实属愚蠢。若她想让儿子成为嫡子,就得改变自身地位,取代常氏为太子妃。常氏与太子感情深厚,又出身名门,她的太子妃之位坚不可摧。只要常氏在世,此位必属於她。若想让常氏离位,吕氏唯一的途径便是常氏不在人世。通常情况下,大家族即便正妻过世也不会轻易提升妾室为正妻,然而太子朱標却不然。即便常氏离世,朱雄英仍是皇长孙,地位稳固。这也成了吕氏得以晋升的重要因素……要除去常氏並非易事,普通手段只会害己。很可能会在实施前败露,即便成功也可能难逃干係。鑑於常氏的地位,一旦被查出**,吕氏定无活路。
吕氏虽有野心,却绝不会拿自身安危当赌注。
她欲除去常氏,为的是拓宽自己的道路,获取更多权力与更高地位,並非为了与常氏玉石俱焚。
若仅是为了后者,那未免太过可惜。
既能剷除常氏这样的人物,又能全身而退,不被他人猜疑,还能取而代之。
此事確实棘手。
光是想想就令人头疼。
世上哪有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
然而吕氏日復一日地思索,夜以继日地谋划后,竟然真让她想出了一个计策。
这个计策便是难產。
分娩对女子而言宛如闯鬼门关,若常氏因生產而亡,定然无人会將矛头指向她。
不过这其中的不確定性极大,怎能让健康之人难產?
吕氏確实有此手段。
具体做法是在常氏怀孕期间,变著法子给她准备美味佳肴。
人的妊娠反应本就千差万別,且同一人怀不同孩子时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人孕期厌恶油腻、腥膻或其他异味,而另一些人则食慾旺盛。
常氏怀朱允熥时,胃口极佳。
这正合吕氏之意。
吕氏烹飪技艺精湛,如今更是样翻新,常氏自然食量大增。
吕氏还借著关怀常氏及其腹中胎儿的由头,特意製作高营养的食物。
在常氏、太子朱標、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看来,吕氏確实是个好人。
她能把常氏照料得这般细致周到,实属难得。
殊不知,吕氏的这些举动背后藏匿著祸心。
打著为他人好的旗號暗中加害於人,且能让受害之人及旁观者仍念起她的恩惠,这种本领吕氏一直具备。
吕氏此举意在让常氏吃得更好、喝得更佳,並让常氏肚里的婴儿也持续吸收优质养分,迅速成长。
婴儿长得越大,生產时就越困难。
难產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这一点吕氏清楚得很,这並非什么复杂难解的道理。
然而当时的人们对大块头婴儿颇为喜爱。
总觉刚出生的婴儿个头越大,越显健硕,越討人喜欢。
於是便有了“生了个大胖小子”的欢欣叫嚷。
此事是个概率事件,吕氏也不確定是否能成功。
若朱允熥这边未能如愿,那日后常氏再次怀孕时,她会继续尝试。
毕竟这个法子对她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成功了自然是丰厚回报,不成也无所谓。
藉由这件事,吕氏收穫了不少好感。
对她未来的境遇毫无负面影响。
结果令人欣喜,吕氏一击即中,顺利达成目標。
太子妃常氏生產朱允熥时,因孩子体型过大导致难產。
最终朱允熥平安出生,常氏却不幸离世。
加之吕氏平日里表现优秀,性格温顺乖巧,又有皇长孙朱雄英的存在。
吕氏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
从侧妃跃升为正牌太子妃。
隨著地位的確立,她的儿子朱允炆自然成为嫡子。
这一步迈得相当漂亮。
然而这种局面对她而言並非全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