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共以及缅共人民军(1/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才传入缅甸,非马克思主义的各式社会主义思想也传入缅甸,对当时反英dú lì的青年深受影响。1939年8月15rì,一些“德钦党”(即后来的我缅人协会)内的激进分子德钦丹东、德钦索、昂山、德钦巴欣、吴登佩敏等人在印度**的帮助下成立“缅甸**”。昂山当选为第一任**总书记,不久由于昂山忙于别的事务,与**渐次疏远。
1940年至1941年间,德钦丹东、德钦索等人被捕,缅共无形中陷于瓦解,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1942年1月rì本军队从马来西亚和泰国侵入缅甸,德钦索出狱,恢复了**的组织,任第二任缅甸**总书记。
1944年8月,缅共、“缅甸国民军”(昂山为首)、“缅甸人民革命党”(即缅甸社会党前身)等抗rì团体,秘密组织了抗rì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缅甸反法西斯人民zì yóu同盟”。
1945年缅共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举吴登佩敏为缅共zhōng yāng政治局书记,并通过了在缅共推行美国**白劳德路线的“和平发展路线”。
1946年3月,由于清算白劳德路线造成缅甸**内部第一次大分裂,德钦索与其它七个zhōng yāng委员脱离缅共另行组织红旗**,德钦索任红旗**zhōng yāng总书记,缅甸**则重新组成新的zhōng yāng,选举德钦丹东出任zhōng yāng总书记(后改称zhōng yāng委员会主席)。
1946年10月,缅共因同昂山(此时已经完全脱离缅甸**)及社会党份子政见分歧,缅甸**决定退出反法西斯人民zì yóu同盟,缅甸dú lì后,缅甸**坚持反对吴努zhèng fǔ,1948年8月,吴努zhèng fǔ向缅甸**全面进攻,缅共被迫转入地下,并开展武装斗争,同时转入武装斗争的有红旗**、人民志愿军和一部份国防军。
1949年3月,缅共与人民志愿军及起义的国防军(该部国防军于1950年完全接受缅共领导,并正式编入缅共的武装中)取得协议,建立“人民统一阵线”,组成了“mín zhǔ联军”,协同作战。但为期不久,阵线即告分裂,并发生内战,克伦自卫軍与缅共发生武装冲突,缅共同时与红旗**之间也发生磨擦,缅共武装斗争的发展大受影响。吴努zhèng fǔ则于1950年4月至1951年底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进攻,缅甸**武装被迫退出所有城镇,全部转入农村。
红旗派的武装力量在zhèng fǔ军的打击下不断削弱,活动区域曾退至缅印边境一带,最后仍未逃脱失败的厄运。曾经是缅甸**创始人之一的德钦梭,在其内部分裂后,实际上已经不得不放弃**主张,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红旗派的武装并没有回为其红旗的称谓而壮大,反之越来越小。领导人德钦梭他的长处在缅甸文学创作,曾经就是一个著名的缅甸作家,随着时间推移,作家更加有了更多创作的yu望。革命对于他们说,似乎是彻底失败了,“红旗”勉强坚持到1972年便烟消云散了。
德钦梭于1972年被缅甸zhèng fǔ逮捕,宣判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由于德钦梭本人向当局说明需要书写缅甸历史的縁故,1980年被当局提前释放。
缅甸**“白旗派”较之“红旗派”要好得多,其领导人德钦丹东领导的地下武装,50年代以勃固为根据地,在克耶邦、克伦邦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缅甸zhèng fǔ自奈温上台后,开始对一切**武装采取了高压打击手段,缅甸**及其武装首当其冲。
50年代后期,在zhèng fǔ军的打击下,“白旗派”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队伍四散,部耸武装力量聚集到了缅中边境一线。
原缅共武装中的克钦族部队以及部份缅族部队,由于不敌缅甸政符军的军事打击,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退到了中国境内,被中国zhèng fǔ接收并进行了安置,克钦族大多安排在中国贵州,缅族大多数安排在中国四川。
1952年7月,缅甸**、红旗**和人民志愿军骨干份子组成的人民同志党之间停止了武装冲突,举行三党谈判,讨论三党合作以及进而实现三党统一的问题,但由于三党仍有原则分歧,会议没有达到圆满的结果。此后,缅共曾一再向吴努zhèng fǔ提出和平谈判建议,吴努zhèng fǔ都予以回绝。
1959年缅共同克伦族团结党、新孟邦党、克耶族进步党、钦族最高委员会建立了“民族mín zhǔ团结阵线”,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1960年11月,缅共派代表参加了各国**和工人党召开的莫斯科会议,并签署了有关文件。以后在国际共运的争论中,缅共站在**一边,并明确规定:*思想是缅共的指导思想。自此以后,**全面介入缅甸内战中,为缅共培养了大批军事指挥员,建立了缅甸**人民军,所有装备及物资均由**提供,从此缅共也完全充当着**义务兵的角sè。
1962年奈温将军上台执政,1963年6月至11月,缅甸zhèng fǔ(革命委员会)提出与缅共进行各谈,在**的背后支持下,缅共在和谈中全面要求参政,并拒绝了zhèng fǔ要缅共交出武装的要求,红旗**领导德钦索也带领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和谈。
在**武装夺取政权的指导下,缅共于1964年举行zhōng yāng全会,确定了“赢得战争、夺取政权”路线。
1966年**国庆,缅共主席德钦丹东作为*的亲密友人登上**国庆**城楼,正式揭开了**公开支持缅共的序幕。
1968年9月24rì,活动在缅甸勃固地区“白旗派”的缅共主席德钦丹东在营地被其jǐng卫人员枪杀,当时缅共zhōng yāng与活动在缅北的人员对接不上的状态下,他们不清楚缅北的德钦巴登顶在中国的支持下已经在缅北建立了根据地,为了转变局势,德钦丹东的zhōng yāng与zhèng fǔ吴奈温进行了一次和谈,奈温将军亲自派飞机将“总书记”德钦丹东接到仰光,双方谈判没有任何结果,德钦丹东被飞机送回不久,就被缅甸情报部门策反成功的德钦丹东jǐng卫员苗敏刺死,苗敏携枪逃跑,缅共zhōng yāng推选德钦辛继任主席,德钦巴登顶为付主席。德钦辛1975年在缅甸zhèng fǔ军的军事围剿中阵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