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鹿门寺(2/2)
这回是真的只能靠自己了,临阵磨枪吧。少鸣叹息,瞪俩眼睛给石碑上的剑招看相。
还是那句,天才是兴趣加汗水。半天不到的功夫,天才到上帝附体也学不会人家花几十年也没钻研透的绝学。他这只是聊胜于无的做点知己知彼的功课罢了。
这一次,想不动手全身而退,完全是扯淡。
%%%%%%%%%%%%%%%%%%%%
“鹿门高士傲帝王”
鹿门寺是个妙地方,妙就妙在它的曾经住过名人。
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堪刘表刘大人的xingsāo扰,携家登鹿门山采药搞出了神迹玩失踪。
唐时的大诗人孟浩然官场失意,也幽居在这鹿门山,整rì介吟咏山水自得其趣,学出了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的名句。
晚唐的皮rì休,似乎也是宦游不得意,幽栖鹿门……
三位高手达人的遗迹让这鹿门寺凭添了几分让后人高山仰止的傲气。
鹿门山不大,离着襄阳城也不太远,但山上的寺院却大的有些吓人,佛殿、斋堂,辉辉煌煌的以百数计,襄阳人说“骑马关山门”连关个山门都因为路远而要骑马,可以想见这寺院的庞大。
寺院大,自是出家人多的,鹿门寺本身也是京西江湖的一大武学重地,一指禅功和心意气混元神功就源出于此,其时少林七十二绝艺尚未搜刮完成,少林僧众还不敢瞎吹牛说‘天下武功出少林’。
这两种功法本地生本地长,造就了鹿门寺内一位江湖排名甚高的一指惊天蓝头陀。
蓝头陀早年练指三十余年,纵横南北鲜遇对手,由于指上功夫了得,每出一指必大喝一声,声若霹雳,因此博了个一指惊天的名号,江湖排名第二十七。
不过现在他正式归依佛门,法号惠正,是鹿门寺的西序首座,同时还是襄阳的大僧正。
其实蓝头陀本该当方丈主持的,奈何这位痴迷武学几十年,不是禅宗的得法弟子,没有有修持见地,而且形体不端正,缺了一只右眼,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所以主持是当不上了。
不过他毕竟是大僧正,襄阳王亲点的僧官,在朝廷的编制,名望伏众,所以这鹿门寺实际上是他在当家。可鹿门山先贤的傲气显然很纯正的传承到这位大僧正的身上,朝廷的官么,他却是最为鄙视的。
八卦传闻,包青天面如黑炭,蓝头陀却是信了。包拯来的时候,仅仅当做一般的香客接待的。
后来见着了欧阳忠惠,知道当朝枢密副使也住这里,蓝头陀的脸就有点挂不住,可碍着欧阳忠惠这少林神僧的面子,他又不好把包黑子赶出去。因此这些rì子,蓝头陀一直在自己的僧房里,不出来见客。
五十到六十岁,练武有成,气血昂然不衰,正是练气的行家最要紧的时光,年轻时若是根基深厚,就算天分不是上佳,这时候也有望冲到入微的境界,成为盖世高手。
若是这时间再没有突破,神意气机无法减缓气血的衰老,六十四岁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武功也再无寸进的机会,到了八十,老之已至,无法突破年龄的极限啦。
这紧要的关头,蓝头陀用功的很,由于不是主持,rì常的寺务不需要他处理,所以安心理得的参悟自己的绝学。
“当……当!”禅房的门有人敲动,随即嘎然开启,少鸣笑意盈盈的走了进来双手合十:“大师打搅了!”
他这次来完全是有病乱投医,有个希望总比没点儿招好吧!管他大僧正还是小僧主,既然黄半仙儿提了,就表示有点儿希望。
蓝头陀独眼睁开,忍不住的诧异,练功时候的耳目最为清明,加上他禅房在后山,山谷清幽没有香客打搅,来人竟然声息不闻的到了敲门才被自己发觉。
年轻人才多大?轻功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蓝头陀在江湖上的名声虽然是打出来的,但早年子女双亡的他对年轻人的提携,也是在僧众中声望无两的原因。眼前这年轻人虽然笑嘻嘻不甚稳重的模样,但眉眼间的华贵的逸气,却是很让蓝头陀喜欢。
“你是段家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