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打渔不为赚钱(1/2)
“什么地方?”李闯转过身,望着芙蓉。
“临江府。”芙蓉道。
“临江府?这地方倒是听说过,只知道此地偏居我大蜀东南一隅,辖内多高山丘陵,交通闭塞,虽然和越国隔河相望,可是似乎因为没有开放为贸易点的缘故,百姓生活仍旧贫苦。只是不知,此地最近遭了什么天灾?”李闯不解的问道。
他们一言一语,重晓虽然还搞不太清楚,但还是努力记下了‘临江府’这个地方。
“临江府最近,也不是最近,已经将近半年没有下过雨了,土地干旱的很,不少庄户的庄稼颗粒无收,只得举家逃荒。”芙蓉解释道。
“这样严重的旱情,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最让我不解的是,那临江府明明毗邻澜江,江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怎会发生旱灾?一直静静旁听的秀宁,听闻临江府旱灾的事情,显然是吃惊不小,开口问道。
“二小姐,此事你有所不知。陈家大小姐的贴身侍女文竹告诉我说,她一个亲戚就是从临江府逃难来的,所以对此事她才很清楚。临江府这个地方,不管是地势,还是土质,都和别处截然不同。就像李叔说的,那里多山地、多丘陵,适宜耕作庄稼的平坦地块很少,面积也小,而且这些地势平坦的土地,几乎全都被当地的乡绅和富农占据了,穷苦农民只得到山上去开垦荒地。但是那山上的土地,却很是特殊,土地里的养分乏匮不说,不知为何,还存不住水。浇上水之后,水很快就从地下流走了,庄稼还来不及吸,就没有了。
这样艰苦条件下,当地的贫苦农民只能种些对土质要求不高的作物,只要风调雨顺,时常降雨的话,一年到头,收成倒也能糊口。可是从去年夏末,那里就没怎么下过雨,那些地势低平的地块儿,自然可以用水车从江中取水灌溉,可是那山岭上开垦的荒地,水车根本上不去,只能靠人力用扁担往上面挑水。可是单单依靠人力,一天不停的挑也挑不了几桶,况且那山上的土本来就不存水,几桶水浇上去,大部分都从地下流走了。没有了雨水的滋润,那临江府的穷苦人家就迎来了噩梦,庄稼减产、绝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因为受旱灾影响的主要是在山岭上开垦荒地的贫农,所以临江府的知府为了自己颜面上好看、为了在职期间少生事端,并没有将此事禀报朝廷,只是开了本府的粮仓赈济灾民而已。那一府用以救急的存粮,终究不可能全部因为此事放出去。很多农户因为每rì分发的赈济粮越来越少,只得选择举家逃难,四下谋生的贫苦农户,大约十有六七。这件事我也是刚从文竹那里听来没多久,想必现在,那旱情还在继续。”
“一方父母官,为了一己之私利,如此严重的灾情居然隐匿不报,实在可气。”听了这话,李闯暂时忘了重晓的事情,开始气愤的指责起不作为的当地知府来。
“临江府的旱灾,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有祈福的份了。不过,听芙蓉这么一说,我到觉得,这个临江府作为重晓来的地方,倒是个不错的选择。”燕宁道。
“确实,临江府是个不错的选择。重晓,不如就把你的籍贯定在那临江府,你看如何?”气愤归气愤,李闯也没忘了正事。
“好,我也觉得那临江府可行。”重晓附和道。
“那就这么定了。以后你在外人面前,就说你是临江府来投奔我们李家的。至于你临江府的身份文牒,这个好办,就说在路上遇了强盗,被抢去了。改rì我再与你做一个新的身份文牒,也好方便你外出走动,这个无须你担心。”李闯拍拍胸口,一副凡事包在我身上的豪爽劲儿。
从此刻开始,重晓的新生活,就和这个从未听说过的‘临江府’产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联系。
吃过午饭之后,秀宁领着重晓再一次来到后院,这次是为重晓安排睡觉的地方。后院那一排厢房,除了居中那一间是书房之外,其余皆是客房,可以任由重晓选择。重晓随意选了一间之后,推门而入,才发现卧房里的一切早已经收拾妥当,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收拾好的,或许一直这么整齐。
“怎么样?”秀宁站在重晓身后,询问道。
“非常好,让你费心了。”重晓感谢道。
“不用这么客气。”秀宁摆摆手,继续道“下午你有什么打算?”
“打算出去走走,第一次来这桃源县,先熟悉熟悉。”
“我下午也没什么事,如果不介意,不如我陪你一起吧,你初来乍到,有个向导领着,也省的迷路。”
“那就先谢谢了。”
李家门前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路,向西走便是从桃源溪上来的那条路,向东走,便是朝着县城的方向。根据秀宁的话,李家的这处院子,正处在县城的边缘上,往里走是县城,往外走便是郊外。
出去逛逛,自然是向向县城走去。
出了门之后,两个人相伴着向县城走去。
正值下午,街上的行人并不多,沿街的商贩见路上行人稀少,也不再大声叫喊着推销自家的产品,坐在那里等着真正有需要的顾客上门。有些街边商贩似乎是困极了,随意在摊位后面铺上条破旧毡子就和衣而睡,丝毫不在乎摊位上的货物,想来这里的治安应该不错,否则这些商贩定然不敢这般放心大胆的睡下。
重晓暗自庆幸,良好的治安对一个重晓这个‘文明人’来说实在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这一路走来,不时看见佩剑而行的年轻人,看模样打扮都是读书人气质,应该不会毫无教养的暴起伤人,但是别人能随身带着家伙,你却只能赤手空拳,心里实在有些没底。不过好在治安不错的样子,倒也不必过分担心。
秀宁跟在重晓身边,重晓有些东西觉得新奇,还不待他开口问,秀宁便非常贴心的为他答疑解惑,让重晓能看的明明白白。两人一直逛到了太阳快要落山,才一起回家。
说也奇怪,重晓和这秀宁,不过是今rì才相识,但是两人之间,经过这一下午的闲逛,似乎已经没有了隔阂,到后来,重晓甚至开始拿一路上不停碰见的那些觊觎秀宁美貌而上前搭讪的年轻男子开玩笑,秀宁非但不生气,反而嘲笑重晓自己没有本事去吸引到哪个大家闺秀的注意。两人轻声嬉笑着走在路上,在路人眼中宛如亲生兄妹一般,如果他们知道重晓和秀宁不过是今天刚刚认识,而且重晓还是个来历不明的人,肯定会吓一跳。两人倒也没有顾忌路人的指指点点,迎着夕阳,慢慢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这一下午,秀宁给重晓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生活生活必需品,重晓也不推脱,毕竟都是些眼下急需的,若是客套起来,反而显得做作。
当两人回到家中时,那毛大妈和芙蓉早已经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连甚少回家吃晚饭的燕宁也将生意交给别人代为打点,特意赶回来吃了这顿晚饭。
席间李家人并没有将焦点放在重晓身上,而是各自提及起今rì在外面的见闻。重晓明白,她们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时为了防止自己尴尬。
吃过晚饭之后,重晓正在后院自己的卧房中收拾东西,便有毛大妈过来,说已经烧好了洗澡水,让重晓到前院洗洗干净。洗过之后,浑身舒爽,困意也渐渐袭来,向前院的众人说了一声之后,重晓便回到后院睡觉去了。
这夜,或许是累极了,重晓睡得很香,似乎来到另一个世界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睡眠质量,醒来时天已大亮。
吃罢早饭,众人各自去忙了,只有重晓一人不知该做些什么,便来到李大叔跟前,问问他今天自己该干些什么。虽然李家接纳自己住下,但是重晓却没打算做个闲人,而是想要帮着做些什么。
李大叔笑着让重晓去准备一下,待会儿随他一起去桃源溪捕鱼。知道自己算是有事儿可干了,重晓也是摩拳擦掌,可是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好准备的,就在院子里帮着李大叔收拾打渔需要的器具,两人一人扛了一部分,便出门去了。
只是自始至终重晓都不清楚,李家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家中好歹经营着一家酒店,何至于需要李闯打渔?或许这打渔仅仅是出于李闯的个人兴趣?怎么也想不明白,但也不好开口问,就带着疑问,随李闯去了桃园溪。
两人来到桃源溪边,李大叔说现在还早,若是太早打渔上来,拿到集市上售卖,等到那些大户人家的厨子前来采买时就不新鲜了,所以先等一等。重晓便放下扛在肩上的渔具,椅靠着一颗大树休息。
这一路走来,又扛着捕鱼的装备,说不累那是骗人的。重晓依靠在大树旁,李闯递过水囊。重晓接过来,猛喝了几口,这才舒缓了身体的疲乏。李闯也在重晓对面找了个地方坐下。
“怎么样?”李闯开口道。
“什么怎么样?”
“现在感觉怎么样?”
“还不错。”
“那就好。既然你状态不错,我有几件事想问你,你可以选择不回答,但是如果回答,务必要实事求是的告诉我,如何?”李闯短暂寒暄之后,直入正题。
“李叔,什么事这么认真?我答应你就是了。”重晓望着李闯,面带不解道。
“好,那我就开始了。你的武道修为怎么样?”李闯直接就说了出来,显然这个问题不是他临时起意所为。
武道修为?重晓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不过从字面意思推断,似乎指的是功夫之类的修为。这个‘武道修为’,难不成就是这个世界对功夫的称呼?是了,应该错不了。既然确定了意思,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个,呃,一窍不通。”重晓选择了说实话,否则李闯若是再来一句‘咱俩比划比划’,那可就都露馅了。
“一窍不通?”李闯显然对这个答案也有些惊讶,但是想到大蜀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好武道,而是终rì不离三尺书桌,专心诗词文章,立志考取功名从而成就试图,倒也释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