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仰在哪里(2/2)
粟恩说道:“不是为这,主要是不想干了,现在的教育实在是不可理喻。你说,学生除了被填鸭式似的灌输书本上的烂知识,一切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升学。他们还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素质呢?德行呢?思想呢?jīng神呢?身心健康呢?这些统统不管。衡水二中就是个例子。听说这个学校升学率特别高,北大清华,每年考十几多个,全国都有名。你猜他们怎么教学生。就是大量做题,有的学生开玩笑,说他们连试题还没看清呢,答案已经做出来了。因为学习太紧,学生几乎连上厕所的功夫都没有,去趟厕所老师给你掐时间,超了就上厕所里找,有的老师甚至跟着去。离高考三个多月,学校就组织全校师生召开什么百rì冲刺誓师大会,让学生们高喊:我要上清华,我要上北大之类的口号。不光这,每个班几乎每天都这么喊。都魔怔了。我有一个朋友花了几万把他孩子送到学校,我就劝他,别把孩子弄神经了。你猜他怎么说?只要孩子能考上清华,我宁可让他神经了。就这,还有不少学校去那儿学习取经。你说说,这都咋了都?现在孩子的负担太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这样留言:他问自己十岁的女儿,世界末rì你怕不怕死啊?女儿回答道:死就死吧,死了才好呢,不用天天上学,挤车,写作业。唉,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很累很累!”
“最可气的是,现在是全民学英语,学校硬是把英语作为必修课。我记得一个专家就批判过这种现象。他说,重视和学习英语本来一种手段,可我们却本末倒置,将它当作了唯一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xìng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英语热’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英语学习风’现在已经刮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园时期就开设外语必修课,违背了孩子的天xìng和接受能力。考研,英语更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每年,都有很多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惨遭淘汰,而一些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成了录取的亮点。‘考研就是靠英语’的说法在很多老师和学生中颇为盛行。还有,不管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用到英语,只要参加职称评定,就必须经过外语考试这道门槛。你说,这是干什么?最后弄得英语成了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一个资格和门槛。”
老袁点点头:“可不是,我媳妇每次考职称,就考英语,哪能考得过。没办法,就花钱找别人代考。”
粟恩继续侃侃而谈:“这位专家还说,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方式已经弱化了对汉语言的学习。《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受访者中,54.4%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国内的教育环境缺乏对母语的热情,国人的汉语rì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文教育,学校应该把英语改为选修课。给孩子体会中文语言和中国文化的逻辑和美感留下空间和时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文化密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各种象征、情感、记忆,承载着他们对起源、目的、价值的共同想象。汉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纽带,在传承文化、训练思维、塑造jīng神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觉着这位专家说得才是正道。可是你看看现在的学校,传得什么道?授得什么业?解得什么惑?什么教书育人,书倒是教好了,人却培养歪了,培养出了一些只知道美国西方,把自己家快忘掉的长着一副黄面孔的无德无行的新新人类。这样下去才是误人子弟呢,而且是误国误民,贻害无穷。”
老袁问道:“既然老师不当了,后来干什么去了?”
粟恩:“辞职下海经商。这几年也没少折腾。我现在有一间证券研究工作室,前两年成立的,是咱们县最早的专门炒股的机构,半公开化,赶了个金融危机,又关了。后来考了个证券分析师,到省里一家公司打工,干了两年,发现那些人净胡说八道忽悠股民,就又回县里重新开张,私募了些资金,帮别人炒股,现在的股市虽然不太好,但多少能挣点,而且zì yóu自在,比当老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