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 挂牌(2/2)
在太平军进入永安州城后,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为他们送吃的送喝的,那叫个热情就不用提了,看情形洪老大也是十分的高兴。
“看来我做的是正确的,是符合百姓心里的,不是都说得民心都得天下吗,眼前的民心起码是在我一方的。”
随后洪老大发现自己的小弟好像是又多了一些,粗一统计竟然达到了三、四万人。人员扩编是好事儿,但是管理也得跟上,不得不说洪老大这儿个知识份子还是很有远见的,并未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可惜敌人不想给他这儿个时间,就在他们刚刚进入永安州城的同时,清集团的头目“乌兰泰”带着手下,紧随其后来到城南屯兵不进。另一头目“向荣”也带着小弟准备进驻城东的“龙寮岭”,以形成夹击之势。
身为集团老大的洪秀全当然不允许这儿种事儿发生,趁着向荣尚未到达之前,于十月二十八rì(闰人月二十六rì),城东南二十里处的古苏冲将向荣所属打得落花流水,锅帐军装尽失。
被迫无奈之下,只能隔水建设营地,高筑壁垒防止洪老大的人,要是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再来个夜袭什么的,可就cāo蛋了。
仗打胜了危险也解除了,洪秀全的目光重新转回了集团内部,先是办了一个学习班,为手下的人进行一翻思想再教育(整军经武)。总结一下起义以来的各种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是为了今后的发展需要,在此时确立了官级和天历等几项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
“前此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朕命称为王爷,姑从凡间歪例,据真道谕有些冒犯天父,天父才是爷也。今特褒封左辅正军师为东王,管治东方各国;褒封右弼又正军师为西王,管治西方各国;褒封前导副军师为南王,管治南方各国;褒封后护右副军师为北王,管治北方各国;又褒封达胞为翼王,羽翼天朝。
以上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同时,又封秦rì纲(按永安封王以后,王名需要避讳,秦rì昌遂改名为秦rì纲)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chūn官丞相,其余有功将士均晋升官职;因此,便确立了太平天国的初期官制。
直到永安突围也就是1851年9月,至1852年四月期间,洪氏集团做了这么几件事儿——。
一;封官凭赏拉拢人心(正式确立官衔制度)。
二;颁行天历就是说:“我自己弄到了资质,办理了执照从现在起就是一家正规的公司了,”(南王冯云山一八四八年在桂平狱中所创)很具有历史意义。
三;给小弟们洗脑;“功劳有了官也做了,现在咱们大小也是一个正规的单位,为了企业将来能够做大做强,我必须要给你们立下几条规矩。让你们今后说话行事都有一个准则,要是犯了什么错误也好有个地方说理不是,省得到时候你们说我处事不公平。
唉!当大哥不容易,想当个好大哥就更不容易了,不信你来坐一下试试。
靠!我只是客气客气,你还真来啊,信不信我抽你——。”
《太平条规》就在此时新鲜出炉,主要内容分成俩部分《定营规条十要》和《行营规矩》,具体的不予叙述,自己找史料查去——。
四;就是抢粮食,当然不是抢老百姓的,不过多少也要分一些不是,要不这么多人吃什么喝什么去啊——。
办法如下;将地主的租田与农民的自耕田分开,再插上标签,不论你产量如何好坏,(以丘为准,当时的一种计量标准)一律五五开,就是一人一半。百姓高兴了洪老大却不是很满意,于是再次对地主豪绅们开了刀,让他们捐献钱粮及武器弹药。
地主老财不用说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没办法谁叫他们一直都自认为已经是够粗的胳膊(与老百姓比较),与洪老大本就比他们粗的大腿,而且还有越来越粗的架势相较。
不用说,这儿个是真的扭不动,洪老大还放了话:“你不愿意没关系,我们是正规的企业,不会干那强人所难的事情。不过我的这些手下你们也都看到了,许多的人以前都是土匪出身,别看现在漂白了。
那以前都是打狗扒障子的好手,还都干过动迁的活,他们对付丁子户的手段堪称专业。
嘿嘿!有些话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企业这么大人员这儿么多,而且还正处于发展期,在管理方面难免不会出现一点漏洞什么的,所以,算了不说了,没事儿万一真的有这种事情发生就来找我,我会给你们主持公道的。”
地主豪绅们的心里话;说的好听,要是真的等到事情发生,估计哭都没地方哭去,什么都没有了再找你还有个屁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