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红水河(一)(2/2)
“云之领主”在出征之前给自己定下过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将安迪的大军抵达圣弗洛伊丁的时间从十二天拖延到十五天。能够杀伤多少部队并不是他最关心的。9月3rì,sāo扰作战进入到第四天时,安迪的各种防御策略已经起到明显的效果,艾略特也把高达五万人的大军的阵型驾驭得无懈可击。骑士们很难再找到下手的机会,接连两次出击都被逼了回来。耶鲁军队行进的速度再次回复正常。赫伯公爵看到这一情况果断结束了sāo扰作战,但过去的三天半内他只是拖延大约耶鲁大军一天半的行程,距离既定目标还差一半。为了再拖延一天半的时间,赫伯公爵决定找一个易守难攻的隘口打一次阻击战。他盯了地图很长时间,最终将阻击地点定在红水河上石桥的桥头。
红水河是伊尔昆佳行省和zhōng yāng省之间的界河。每年的chūn夏两季,河两岸开遍映山红,也将河水也映成了红sè。这便是“红水河”之名的来历。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条有着好听名字的河流就像是一位温婉的少女,平缓地流淌在丘陵间,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但到了夏秋之交的涨水季节,源头斯若茵行省东北部的雪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给红水河带来过剩的水源。河面爆涨到两百多尺宽,最深处深达三十余尺,河水也变得相当的湍急,绝对不是人力可以渡过的。为了方便交通,高斯帝国的民政部曾经先后在河面上修建了三座木桥,到了双月历4618年又由皇家出资修建了一座长三百尺宽三十二尺的永久xìng的石桥。从此红水河两岸之间的交通便再也不成问题。
双月历4763年9月5rì,欧瑞斯·赫伯公爵的“大杂烩骑士团”与安迪·普雷斯科特率领的五万耶鲁叛军在红水河石桥的两端对峙。经过历史的风霜后仅存的一座木桥已经在头天晚上被赫伯公爵下令拆毁,石桥便成为渡过红水河唯一的途径。雨燕骑士团在团长荷旺·伍尔夫伯爵的率领下连续赶了八天的路,终于及时赶到洪水河桥头与赫伯公爵汇合,使赫伯公爵手中的骑士达到五千五百余人。赫伯公爵正是打算用这五千五百名骑士在红水河的桥头阻击安迪的大军至少一天半的时间。
桥梁以其特殊的地理作用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而它只允许少数兵力通过的特xìng则对防守一方绝对有利。一座桥的得失常常会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历史上也流传下来许多关于争夺桥梁的经典战例。在高斯皇家骑士学院高级班的战术课程中就有专门研究桥梁争夺战的内容。可见桥梁在战争中的受关注程度。在常规的桥梁争夺战中,防守一方多用长枪兵或是重盾步兵堵在桥头,把大量的弓箭手排在后排。只要桥头的防线能够顶住,弓箭手就可以在后方不断地shè杀敌人。而进攻一方采取的策略分为两种。这一种是用重骑兵高速冲击防守方设在桥头的防线,一旦将防线冲破,跟随在后面的步兵快速从突破口插入,与防守方后排的弓箭手展开贴身战。另一种方式是用重盾步兵顶着防守方的箭矢一寸寸推进,并将防守方的防线强行推开。不论进攻方使用那种方式,即使最终能夺下桥梁也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与常规情况不同的是,在这场即将打响的赫伯公爵和安迪的桥梁争夺战中,处于防守方的赫伯公爵麾下只有骑兵。这让他陷入了明明占据地利上的绝对优势却无适合的兵种来防守的尴尬局面。就连安迪在收到探子的报告说赫伯公爵准备在红水河阻击他的报告时也在心里纳闷,他的姑父到底会摆出何种防守的态势来迎接他。
当安迪来到红水河的桥头时,他看到的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防守布局。木桥的残骸还卡在河谷里。宽畅的石桥桥面上堆满了木头路障,却没有一兵一卒来防守。可以清楚的看到,排在最前面的路障还是规规矩矩的用木头钉成三角型的支架,支架上竖着一个个尖利的倒刺,而后面的路障就越来越简陋,最后干脆是把整段的原木累积在了桥面上。这说明高斯骑士们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做战前准备。在石桥的另一端,三百名黑金刚骑士和三百名白云骑士分别守在两翼,一旦战斗开始,他们将充当拦截部队和弓箭手的角sè。皇家骑士团被安排在石桥左边的山坡上做出冲锋的态势。其他的骑士部队则等在距离桥头不远处的开阔地上。
安迪看到石桥的防守态势之后便命令全军安营下寨,看来是不打算立刻发起攻击。他分出两队骑兵分别沿河岸向上游和下游搜索其他可以渡河的地方,还命令几位军官到附近的村庄找居民了解情况,最后看着红水河上的石桥想了好久才交待艾略特为攻打石桥做一些特别的准备。在安迪看来,赫伯公爵的防守方式虽然奇怪却实难攻破。
“这么费心真是难为你了啊,姑父!”安迪在心里感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