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贏朕 > 第二十四章 古今之变

第二十四章 古今之变(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斩神:我在干嘛?看小说啊! 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 聊天群里都是亡国之君? 大宋最风骚 不是小宠物,是小祖宗! 贵后 红楼逐梦 红楼:开局吕布天赋 我在北宋当妖道 都重生了,谁还做选择!

“敢问赵子,不知今日是讲学,还是辩论?”

有学僮壮著胆子问道。

赵政与诸夫子坐在堂上,瞥过围坐在四周的学僮与列国宾客,笑道:“今日不讲百家各派,只讲一个『变』字。”

“周人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邦开创之初,那时天下有国人、野人、夷人,国人居住在城內或郊外,耕种则由国君与天子分地,承担兵役征伐之事。”

“野人则居住在离城邑较远的地方,主要负责耕种分发的公田,並上缴土地劳作收穫。夷人则是需要被征服的对象。”

“诸侯获得天子分封后,往往先去封地筑城,带著国人抵御当地夷人,再招纳野人耕田,以点连成线,才有了今日的各地城邑。”

“周平王东迁,周室骤然衰落,诸侯渐强於是开始吞併邻国。”

“直至二百年前,各国公族衰落使卿大夫崛起,天下诸小国已然变成了强国的各处城郭,海內出现战国七,赵国便为其中之一。”

“从那以后,对土地的掠夺变得更加频繁,列国各君除了要防公族,还要防卿大夫,亦要防家臣,防別国掠夺,故而需要变法,通过律法规定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国家制度运行效率,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列国田地收穫上计之事,起於李悝流行各国,就是为了耕与战。”

赵政露笑对眾多夫子和学僮娓娓而谈,从周朝初年说起,是让大家清楚八百年的变化,万物皆有变,崇尚尧舜禹只会求而不得。

“赵子,天下固然有变,却是在变差,並非变好,若效仿先贤,岂非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年约十六岁身体消瘦,长著一双招风耳的少年,起身见礼问道。

赵政一瞧,顿时忍不住一笑,原来又是老熟人鲁句践,此人先前与他倒没结下多少恩怨,故而轻鬆揭过。

如果换做是赵葱站出来,定要辩的他顏面扫地。

可惜在堂上看来看去,昔日之仇人竟无一人前来,令他深感遗憾。

“天道而迁易,人理无常全,国因时势而迁移,人亦宜从时势而改变,儒道两家都是从变而来。”

“老子担任守藏室之史,纵览史籍方以博学而闻名,著《道德经》流传天下。”

“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才能阅览鲁国《春秋》,將往年天下大事抄出来,整理成书卷流传至今。”

“老子与孔子皆知变通之法,变通是朝看得见的方向转变,而非看不清的事情变。”

说到这里,赵政理了下思绪,望著听得心神专注的学僮,继续答道:“孔子在世时,炎、黄二帝皆是传说,那时先贤引用尧、舜、禹的事跡,以证明圣贤之君。”

“奈何尧舜禹之事,列国国君皆不信,到如今炎黄已编成故事,更远传说亦有耳闻。”

“天下之篆乃从周室大篆变化而来,敢问诸位谁见过上古之文?”

(请记住 读小说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顺畅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没见过又如何肯定圣贤之君真假,诸位难道不知庞恭用三人成虎的故事劝诫梁惠王吗?”

“眾口鑠金,群言淆乱,有关圣贤之事,当时竟不记在竹简,不刻石上,不画石壁,反要一两千年后的周人提及,岂不奇怪。”

赵政诚恳问道。

就算有这些人存在,歷经口耳相传故事也早已失真,代代编撰尧舜禹的事跡,將他们摆在了常人不能触及到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越二周目,我的系统过于荒诞 从人材开始的巫师之王 灯塔求生:开局获得深海宝箱! 让我顶罪,满级出狱你们下跪干什么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重生76下乡,从支援三线开始 神豪:我的金手指每周刷新 美国:让你卧底当教父,你上市? 求求你们別卖了,我就想破产啊! 三号造梦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