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那一刹那的风情(大章)(1/2)
大年初一,李府,来来往往的拜年人群络绎不绝,府中下人也是忙的团团转。而此时我们的李钊却正在王学士府中,一清早李钊就被父亲轰过来了,说是天地君亲师,要懂得尊师重道。
“钊儿最近学业可好?可有何疑惑之处?”看着李钊大早就过来拜年,王为德显的很是高兴,
“老师,这是学生在书中的不解之处,还请老师解惑”李钊恭恭敬敬的拿出一本书说道
“哦?礼记?嗯,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些为师书房中写有注解,等会你拿回去,细细观看”王为德看完点点头说到
“谢老师”李钊恭敬的行了一礼
从老师家出门已近午时,李钊想反正也要去虎子家拜会,干脆去蹭饭算了。
来到张府只见门口满是高头大马,进到内堂,只听一阵阵大笑声和划拳声
“啊,钊哥儿你来了,快快来”百无聊奈的张虎见李钊来到满心欢喜,终于不用一个人像傻子一样夹在这群武将之中了
“啊,钊儿来了,来,来,叔父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叔父的沙场弟兄,这位是左卫中郎将许江,这位是我右领军卫副将左世昌,这位……啊,这位,这位要给你重点介绍,这位是羽林将军蒋高,他的兵器是枪,怎样?知道了吧”原本看见这一群武将头都大了的李钊一听叔父重点说这个蒋高,马上就明白了
“小侄李钊拜见各位叔父”对着众人行了一礼
“哈哈,不用这么客气,咱们都是老粗,不讲俗礼,来来,小子,和我大干三百杯”一位明显喝高的将军说到
“哈哈,你个死麻子还能喝吗?”原来这位老兄小时生过天花,搞得一脸坑
“哼,你个马脸,来来来,咱们换坛喝,谁先趴下谁是孬种”不服气马脸小看自己,麻子将军立马出声反驳到
“怕你,来就来”
“哥俩好啊,五魁首啊……”
“呵呵,钊儿不用理他们,和小虎一起坐吧”张彪见李钊一脸尴尬,说到
李钊坐下后就和虎子聊了起来,却老是感觉有一道目光注视自己,放眼看去,原来正是蒋高不时的看看自己,而张彪在他耳边不知说些什么.
终于熬到这群将军离去,李钊如释重负,大呼了一口气,却见张彪走来
“哈哈,钊儿不习惯吗?慢慢就好了,如果你能体会到沙场征战的残酷,你就会知道活着的弟兄多么珍贵,还拘泥那些俗礼做什么.哈哈哈,叔父要恭喜钊儿了,蒋高蒋将军已经应下了,答应等你乡试之后指点你枪法”原本被张彪拍了一巴掌疼的差点叫出声的李钊一听,马上喜滋滋的说”多谢叔父了”
“哈哈,你们两小子自个去玩去吧,我要去躺会儿”张彪说完就走开了
“虎子,咱们来比试比试”李钊高声喊道,随后只见演武场上两个少年的身影打来打去.
……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亦称”上元节”新chūn期间的节rì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cháo。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sè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sè的彩灯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rì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节rì特sè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最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少爷,好多人啊,快看,那盏灯笼好漂亮啊…”用过晚饭,李钊早早的带着小丫鬟出门,此时天sè将暗,街上的人群却越来越多,只见满大街的灯笼照的如同白昼,还不时的夹杂着几声叫喊”猜灯谜咯,猜中3个有奖”
李钊却不理会这些,带着chūn桃直向朱雀大街走去,今rì元宵佳节,皇帝会走出宫门,与民同乐,在承天门共赏灯会.李钊还想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呢.来到朱雀大街,只见人群更多,摩肩擦踵,更有不哪家小姐的尖叫声不时传来.
戌时正,天sè已完全暗了下来.
“少爷,咱们也去猜灯谜吧”看着旁边人都在街边的摊上猜着灯谜,不时还有拿到礼物的,小丫鬟眼馋了
“好,就去那吧”见chūn桃的样子,李钊不忍扫她的兴
“哟,这位公子是要猜灯谜?小人这的灯笼最好了,您看,这盏麒麟灯,还有还有这盏蝴蝶灯….”摊贩总是不遗余力的推销着自己的东西
见他这样,李钊不耐,打断道”怎么个说法”
“嘿嘿,这位公子,小人这灯谜可是崇兴坊已致仕的方大学士所出,只要猜中三个,这里的灯笼公子随便挑,猜中五个,公子拿两个,要是猜不中嘛,嘿嘿,公子也只要给小人十文幸苦费也可挑一个,您看,您从哪个开始”正时米价斗米四文.
看着贴满了灯谜的灯笼,李钊随手指了一个,说:”就这个吧”
“好嘞”小贩撕下灯谜念道”蜻蜓点水影如弓(打一字)”思索片刻,李钊答道”志,志向的志字,可对?”
小贩撕开谜底一看,果然是志,说“公子果然大才,公子接着想猜哪个”
“随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