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醉翁寻徒(1/2)
熹微的rì光渐渐褪去覆在古朴城墙上的浅浅白霜,残存的水渍在晨曦下折shè出熠熠的光芒。
一辆朴实的黑sè马车从燕京城南城门宽敞的门洞里穿梭而入,没有受到守城兵士的任何阻拦盘问,就那般直直地驶入了燕城大道。往前行了一段距离后,马车往右拐去,拐进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的青云大街。
“吁--”
马蹄将将踏在青云大街的青石板上,坐在马车前方的车夫便提起了缰绳,驻住了前行的马车。
“怎么回事?”
马车中,从老家祭奠完母亲归来的范青山疑了一声,不待那车夫应答,他挑开车厢门帘,才知是因前方黑压压地挤了一堆人。
“不知朝廷又张了什么榜,竟引得如此多的人围观。”车夫在前方说道。
范青山皱眉道:“你去看看?”
矫健的车夫应了一声,跃下马车,往那面礼部用来张贴皇榜告示之类的影墙走去。这影墙在燕京城四张城门处都有一面,朝廷平时用它来宣告一些重大事宜。
“醉老终于寻到传人了么……嘿嘿……咦,老人家你哭啥子?”
有老者揉拭着通红的双眼,看着影墙上的榜纸,颤声道:“你们年轻一辈大概不甚明了,醉翁于我天朝意味着什么……他是天朝的守护神,守护了我等近两百年。他老人家寻到了传人,我是打心眼里欢喜。醉老的传承不断,咱天朝才能持续昌荣下去啊……”
先前说话那人怔了怔,搔了搔头,蹙眉道:“不是还有将军他老人家么?”
“将军亦是可敬的,只是他老人家守护的是俗世,醉老与他不同。我虽只是一介凡夫,不知天有多高,也不知地有多厚,但也知晓这世上有许多你我无法理解的物事。”
老者面露追思之sè,将目光落到远方,道:“儿时听曾祖说过‘大地之劫’时的场景,据说当时大地震颤,山河飘摇,不知有多少人生生被土石掩埋。其后又有邪魔入侵,人间战乱四起,真真是生灵涂炭呐。”
须发斑白的老人神sè愈说愈慷慨,他转头望着燕然山的方向,目光中尽是崇敬:“那时天朝国势未定,内忧外患,动荡不堪,又逢地劫魔乱,人命如草菅。那时的醉翁还是名少年,却拥有一身神奇的本事,他的身影出现在人间各处,不知救了多少人,也不知除了多少魔……我听闻,他为了这天下苍生,连自己心爱的女子都未顾得周全,任人jiān杀了……”
“若是没有醉翁……”老者声音哽咽起来,竟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周遭变得静悄悄一片,被范青山谴来探询情况的车夫也被老者的话吸引住了,听得范青山在后面呼喊才醒过神来。
匆匆地看了下那榜纸上的内容,车夫面路讶然之sè,立即回身,小跑回马车前,对范青山道:“竟是张贴的皇榜,说的是醉翁寻徒之事。”
当即,车夫将榜上内容细细地予范青山说了起来。
还不待车夫说完,范青山双目圆睁,愣了半晌,蓦然对车夫道:“赶紧的,去燕然山!”
车夫被唬了一跳,一脸惊疑,却又不敢怠慢,连忙爬上马车,轻喝一声,快马加鞭地往东城门驶去。
这一rì,朝廷在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处的影墙上都张了同样的皇榜,引得路人纷纷驻步围观,不消半rì功夫,醉翁寻徒之事便传遍了整个燕京。
醉翁本是天朝最为神秘之人,他只是一个传说,世人都知晓他,却知之甚少。如今醉翁寻徒一事在燕京传开,众人便只觉他从传说中走到了人间,一时不知引起街头巷尾多少人谈论。
茶楼酒肆里,那些原本最喜欢演说野史故事的说书先生,纷纷改换了题材,说起醉翁的故事来。也不知他们是凭空杜撰的,还是从哪听来的,一个个说得有板有眼,直把醉翁说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醉翁身具三头六臂,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遑论哪个说书先生演说的版本,都提及了当年“大地之劫”一事,直言醉翁如何如何斩妖除魔,拯救苍生云云。
一时间,醉翁的形象在世人的眼中变得无比高大,他们才深深地知晓,原来有那么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护了天朝近二百年……
此番朝廷大张旗鼓地张贴皇榜,替醉翁寻觅那名解了他卦象的人,便让世人对那人无比好奇起来,他们都想知晓谁能有幸成为醉翁的弟子,而那人会不会如醉翁一般,继续守护着天朝?
到了皇榜张贴后的第二rì,燕京城里议论醉翁的话题热度没有消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燕然山北麓。
萧然此时压根就没有守护天朝的念头,他看着眼前漫长的青石阶梯,只想着替自己的小舅子出口恶气。那rì见苏浩受伤,后来又听到张谦的话语,他便猜测苏浩是被董翰林他们欺侮了,后来他也从苏浩口中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他住在仿若与世隔绝的桃源村,一大早就来到分院山下等着苏浩,并不知皇榜之事。苏浩知晓此事,却是全无心思说起。所以,萧然还不知晓醉翁正在满世界寻找自己,更不知燕京城里到处都是谈论自己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