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2)
观夫世界之广大,宇宙之奇妙,人事之渺茫,若可知,若不可知,虽圣人亦不敢以论断定也。然一chūn一秋,物故者新;一昼一夜,花开者谢。废兴成毁,盈虚依伏;大而名利,细而饮啄。默察一切,冥冥中似有定之者,故圣人不敢以论断定者。今可于中仄盈亏之象,五行生克之理之中,求之而百不失一焉。余始对于命运,乃深信而不疑。曩岁因事至申,访韦子千里于其寓,论往指来,不爽禾黍。且评语简明透澈,以少胜多。非深于道,明于理,通于儒,洞明乎世事者,弗能也。然余有感焉,江湖述士之流,恒籍此为生,理既不明,语亦鄙陋,大雅君子,为之不齿。命理之学,晦而不彰,安得如韦子者作中流之砥柱耶。今韦子学益进,出其馀绪,编印《命学讲义》一书问世,蒙示全稿,吟诵之余,觉奥邃详明,裨补后学,余尝有志于斯而未能,今又有鞭策之者矣。敢不勉旃,敢不勉旃。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响往之,爰书此以归。韦子其乐而教之乎,是有命焉,非余所敢望也。
天下无神,天地有魂。万物有魄,常有三魂七魄之说:中国道教和中医对于人的灵魂说法。人的元神由魂魄聚合而成,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jīng,七魄为英。
命魂乃人的本神本命,但初生于天地之时就本命会被天地所困,受天所制压,命由天不由己。这就是人所说的命运,乃这个天地之运,就算再努力也会受压于天地,本命生于混沌之中,在结胎之时就有,胎结之时会在妇人身体内形成胎灵之jīng,收纳黑魂与白魄(白魂与黑魄乃是元神溃散之时的产物,(白魂得不到滋养就会转变成黑魂)黑魂无意识在世间飘荡直至消失,白魄乃元神之jīng魄但其内之jīng皆被吸尽就会形成白魄之球)之时鬼神惧。鬼神之魂会被进入胎灵之jīng中,被黑魂白魄通化再无意识与新的元神结合,所以在新的元神形成期间百病不侵。
三魂
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阳和之气,属于天;二名爽灵,yīn气之变,属于地;三名幽jīng,yīn气之杂,属于人。胎光主生命,久居人身则可使入神清气爽,益寿延年;源于母体。爽灵主财禄,能使明气制阳,使人机谋万物,劳役百神,生祸若害;决定智慧、能力,源于父。幽jīng主灾衰,使人好sè嗜yù,溺于秽乱之思,耗损jīng华,神气缺少,肾气不足,脾胃五脉不通,旦夕形若尸卧。控制人体xìng腺,xìng取向。因此,养生修道务在制御幽jīng,保养阳和之气。如在黎明时分或夜间入睡前,叩齿并呼三魂,反复三次,即可神气常坚,jīng华不散,疾病不侵,鬼神畏惧。三魂呈红sè,人形。
七魄
分别为尸狗、伏矢、雀yīn、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七魄为人身中之浊鬼,每每于月朔、月望、月晦之夕在人身中流荡游走,招邪致恶。修道之人,应制御七魄。如正卧,去枕伸足,搓手;次掩两耳,指端相接,交于头顶中,闭夏七通,存想白气临身,化作天兽,青龙在目,白虎伏鼻,玉女当耳,龟蛇守足,乃咽液七过,叩齿七通,呼七魄名,咒念七魄内闭相守,不得妄动。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医家谓肝属东方木而藏魂,肺属西方金而藏魄,道家乃有三魂七魄之说。魂果有三,魄果有七乎?非也,盖九宫数以三居左;七居右也。白玉蟾三龙四虎之说亦犹是,盖《太玄》以三为木,四为金也。”吞贼,主夜间消除外来的身体有害物质;尸狗,主人体睡眠时候的jǐng觉xìng;除秽,主清除自身代谢废物;臭肺,主呼吸调节;雀yīn,主生殖功能的调节;非毒,主散邪气淤积,如肿瘤等;伏矢,主分散身体毒素,化糟粕为jīng华。七魄呈黑sè,动物形。
天魂归天路,到达空间天路。因天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灭的“无极”,因有**的因果牵连,所以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带走上空间天路的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这是所谓的“天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