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动乱前夕(1/2)
(今rì第二更,马上到新的一周了,兄弟们给个收藏,有票票的给几张,多谢!)
有时候会感觉度rì如年,有时候却会感觉光yīn似箭,在焦躁中又等了几rì,郑东终于等到了尤利娅的回复,也等到了斯坦福带来的好消息,不但将金融方面的专家给他请来了三个,还让猎头公司帮他找了一个不错的代理人。
那三位金融专家目前已经乘飞机去了香港,而那位jīng通管理、交际的代理人也在来苏联的路上。
1990年10月3rì,郑东在兴业银行见到了那位据说很牛叉的代理人罗伯特.库里斯通,这位罗伯特先生是标准的美国佬,1955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一小镇上,1976年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随后在华尔街一家公司从事了两年管理工作,在1978年继续研究生深造,到1984年已获得哈佛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一直在美国密歇根财团下属一家公司任副总,直到去年因为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这位年薪高达200万美金的副总也被裁了下来,至今未找到合适工作。
这位名牌大学的博士生至今才不过三十五岁,无论学识还是管理经验都很丰富,要不是所在公司实在无法继续维持分公司经营了,这位高级人才也不会被辞退,当然,如果那样罗伯特也就见不到让他在几年后成为世界顶级CEO的郑东了。
郑东跟罗伯特两人的会面很愉快,在甩出500万美金年薪,另根据工作表现另加分红的高福利诱惑下,金钱至上的美国人很快将合同签订,随后开始认认真真的替郑东“打工”。
不得不说美国人是非常现实的,他们对金钱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同样的他们的职业cāo守也是很令人敬佩的,只要签了合约就会完全按照合约上的事去办,只是跟罗伯特见了一次面,郑东就从心底认同了这个说话风趣、xìng格开朗的美国佬。
在与罗伯特签订合约将最近一段时间的任务布置好后,第二天郑东离开了苏联,回到黑河市。
三天后,中午,黑河对岸,苏联一方海关码头,一条小型货轮缓缓靠了岸。
“干什么的?装的什么货?有多少?”曾经那位替郑东喊两位少校的那位尼克少校踱着步子走到货船前大声问道。
“同志你好,我是替别人送货的,对方说是卡尔多夫少校的朋友,还让我给带来了一封信,你能不能将你们少校请过来!”一位看起来很圆滑的中年男子走到少尉身边,将一张百元的卢布塞过去,低声说道。
“卡尔多夫少校的朋友,哦,好的,你稍等,我去看看少校在不在!”得了实惠,想到上次少校的朋友来自己去叫了一次还得到表扬,这次没准再去那下个月上报的晋升名额很可能就轮到自己了,尼克少尉因此显得非常热心。
时间不长,卡尔多夫跟西诺罗夫两个人一块儿出来了,毕竟在海关上有一段时间了,那些来来往往的商人们大部分也都知道他们,而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说是他们朋友的还真不多,不过,只要是贩运货物的不管是不是真正的朋友,跑过来一趟就不会白跑。
“少校同志,就是这位同志说是您的朋友!”尼克少尉将两个少校带过去低声说道。
“嗯,少尉同志干的不错,你去别的地方忙吧,下个月有个提拔中尉的名额,有时间你写个申请!”卡尔多夫很会做人的拍了拍尼克少尉的肩头。
“是,少校同志!”尼克马上站直身子敬了个礼,满脸兴奋的快步离开。
“同志你好,我是这里的负责人卡尔多夫,不知道你是?”卡尔多夫仔细看了看面前的中国中年男子脑海里根本没有一点印象,有些疑惑的问道。
“卡尔多夫少校您好,我是受一位姓郑的先生委托将货送过来的,他说让你们直接给一个叫阿留斯的打电话,让他派人来提货,钱直接交给你们就行了,等下次来了再一块儿结算!”中年男子恭敬的回答。
“哈哈哈哈,我说是谁呢?原来是郑老弟,怎么他这次没亲自来!”听了中年男子这番话,卡尔多夫笑了。
“郑先生说家里有急事,这次就不来了,事情交给少校他放心!”中年男子满脸恭维的说着。
“哈哈,好,回去告诉他,当哥哥的不会让他吃亏的!”卡尔多夫满口应承着,心说这次自己定能从这批货中多赚不少。
随后,卡尔多夫开始在货单上签字盖章,将税务凭证办好重新给了那位中年男子。
事情办完,跟船主交代了一声,将剩下的账款结清,那位中年男子没有等着卸货,拿着凭证乘坐一艘要去黑河市的货船回去了,他在苏联海关全部时间也不过半个小时,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