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十(非正文,小说,可看)(2/2)
“金国?金国是什么国?别开玩笑了,有这么一个国么?徽钦二帝又是谁?怎么会抓到北方去?”
“什么,你连金国都不知道,金兀术听说过没有?对了,岳飞你知道吧?都不知道,评书肯定也没有听过了,算了,我拿你真没有办法,无知的古人呐,可怜。这话得从头说起,话说--”罗罗的声音忽然变成一种沙哑而苍老的声音,吓我一跳,然后才明白,她是在学说话人的口气。说话人是坊间艺人,指着说些故事谋生。“话说--北宋末年,jiān臣当道,民不聊生。宋徽宗除了知道画画,什么都不会。”
“你说的徽宗可是当今万岁么?他可是全才,他的书与画均可彪炳史册,其书首创瘦金书体;其画尤好花鸟,并自成‘院体’,充满盎然富贵之气,他的音乐、球艺,都挺了不起的。”我当然不是夸。
“这些对治国有用么?别打岔。”又改为沙哑的声音,“话说,宣和七年,金兵犯宋,徽宗赵佶吓坏了,急急忙忙让位于皇太子赵桓。赵桓任用李纲抗金,击败了金兵。可是赵桓生xing软弱,随后罢了李纲的官职,靖康二年,汴京沦陷,北宋覆亡。赵佶、赵桓父子及后宫嫔妃被掳往燕京,拘囚于五国城。这就是靖康之耻。可怜呐,二帝从此死于北国,空费了万里江山,花花世界。”
宣和七年,那是我死之后三年的事情,新帝改元,算起来靖康二年,也就是我死后四年或者五年的事情,大宋就这样亡了?我们梁山无法抵抗的大宋官家,就这样当了俘虏,死在了北方?
我不想相信,也不愿相信,但是罗罗却没有丝毫骗我的理由。虽然我不喜欢官家,也不太喜欢大宋,但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会灭亡,而且是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灭亡。
“嗯,你说的这个大金,它在哪里?”
“具体地方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东北三省吧。”
“东北三省?什么是东北三省?”
“就是黑吉辽啊,你地理怎么学的,考试时都是抄的吧?黑龙江,吉林,辽宁,什么,还不知道是哪?běijing你知道吧?就在běijing往东北走,出了山海关。什么,běijing是大名府?切,没有知识,běijing是首都啊,怎么会是大名府……跟你这人真费不了这个劲,可怎么说呢?反正那也是咱们中国的地界,就是宋朝太差,没有占过来。反正是那边的一个小族,他们把大辽灭了,接着就把大宋灭了,详细的我也说不清,我不喜欢这段历史。”
我完全呆了。十几年后,世间最大的两个国家,大辽和大宋都会相继灭亡,与这个巨大的时代变革相比,我们梁山算得了什么?我们和宋江之间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
公孙胜牺牲自己,换来了我重生的机会,让我改变梁山的命运,我该如何来改变,才能算是达成了他的心愿?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做烟罗,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ri,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不知道,眼下这位才华不可一世,自以为超越祖先的官家在被擒北下的时侯,会不会与被宋所灭的南唐后主李煜有着相同的感慨,这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君王,居然有着相同的命运,这是老天的捉弄么?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罗罗的声音里也有着一丝感叹。
“这是什么?”听着这首与我所吟的李后主的词意境极为相似的诗,我心中升起一丝预感,难道说,这是……
“这就是你们现在这位赵官家当了俘虏之后写的诗。”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当了俘虏,想要传封信都不可得,何等凄悲。”
“其实,可怜的不是他,而是百姓。金人作战和辽人差不多,都不带什么后勤物资,就地取财,大抢大杀,河南山东,百姓们死走逃亡,百不余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其间悲惨,是你无法想象的。”
“不,我知道。”
“你知道?”
“不错,我卢家原本是涿州大户,但宋辽争战,涿州卢氏死于战火的达到七成,我不能让这种惨事再发生了。咦?你说金国?我好象听谁说起过,曾头市,对了,曾头市的曾家,不就正好是金人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