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豁出去(2/2)
叶祖珪是一定要去辽国的。一则此番天祚帝低头道歉,对大宋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弄好了可以捞到很多好处。二则七十几个属国、番邦的头子都到了,不知那个完颜阿骨打还会不会去?自己倒是很想见识一番。还有萧干、萧兀纳、耶律淳先、耶律大石等人,绝对是一出英雄会,想想都让人期待。他正在琢磨如何开口,劝说郸王不避艰险,勇往直前,伴读赵良嗣却耐不住xìng子,先开口了。
本来郸王座前,没有赵良嗣说话的地方。但是他因为叶祖珪也是自己恩师李刚推崇的学生,因此觉得十分亲近,早已不把小叶当成外人。至于朱振,赵良嗣也是宗室出身,骨子里还是把太监当作下人,倒是不怎么拿他当回事。
赵良嗣是在座的,唯一想要回去的人士,而且是越快越好。来之前,恩师李刚就说了,“此去辽国是死地。”去了一趟,果然主仆都好悬命丧他乡。哇呀那箭shè的,想想就做噩梦。自己这受伤的左手,一阵阵钻心的疼。如果说原先要去是皇命难违,现在有了“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这么一个完美的理由,还不赶快打道回府,更待何时?
赵良嗣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所以开口就拿大帽子压人:“郸王殿下,您的奏报想来这两rì就到宫里了,皇上、娘娘的旨意很快就会下了来。此番出使辽邦,中途遭此大难,依小臣看,殿下万不可再轻动,还是等候皇上旨意的好。”
赵良嗣的话说的冠冕堂皇,他自己没想到的是,此一番话反而促使赵焕定下了执意前往的决心。赵焕听了自己伴读的话,静下心来想了想,心道:“对啊,父皇、母妃知道我遇险,还能下来什么旨意?无非是马上唤我回京,也不知道还接不接着谈。即使谈,也不会再派我去辽国了。孤王浩浩荡荡从京里出来,一遇挫折,就灰溜溜的回去了,天下士人,将如何看待孤王?难得此番辽国皇帝服软,孤王不去趁此机会,成就一个大功劳,更待何时?”
郸王爷想到这里,正待起身慷慨陈词一番,就听那叶祖珪开口道:“赵伴读此议虽然稳妥,但是恐怕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