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秦淮河(2/2)
丢下这个念头,夏官拉着徐弟的手大踏步离开,开玩笑地打趣道,“徐弟,没看出来你还是如此俊秀。幸亏你不是女儿身,否则不知道将有多少江南才子,为你神魂颠倒,sè授魂与了!”
徐跟班何时听过这样的玩笑,闻言只是把头埋的深深,一张小脸,早已布满红云,如那清晨映红天际的朝霞,美丽的惊心动魄。
“徐弟,你可知,这秦淮河在哪?”夏官突然转移话题,他真的担心再这样看下去,会走向断臂山悬崖。
徐跟班飞霞遍布的脸霎时惨淡无云,扯着夏官的手央求道,“夏大哥,别去那了,我……我们回去吧。”
“为啥回去?现在时辰还早着呢!”夏官抬头看了看天sè,纳闷了。那间破柴房有啥好惦记的嘛,难道现在就回去听那些和尚们念经?
“夏大哥,那种地方,很……很……我们没有……没有银子了!”徐跟班似乎极为难以启齿,但见夏官兴致勃勃,不由极力劝道道。
夏官愣了半晌,始才反应过来,指着徐跟班的额头哈哈大笑起来,喘着气道,“你个小伢子,年龄不大,懂得还不少。没银子?那不是问题,正因为没有银子,所以我们才要去那地方寻找营生。想要天天酒肉吃饱,就快快领我过去。哎,这脑袋被砸后,连路也记不清了。”
寻找营生?秦淮河?徐跟班满眼迷惑地看着夏官。小家伙只是曾听其他乞丐言过,那里有许多美貌女子寄居画舫青楼卖艺求生,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艘花船会收容夏大哥这样的青年男子啊。即使会,也是做一些杂役的活计,哪里有喝酒又吃肉这般好事?更何况,如何肯定店家就会留下你呢?小乞丐思想还比较单纯,不懂这‘卖艺’是不分xìng别的。见夏官一脸笃定,犹豫了下,还是率先领路。
诸位猜对了,这里就是大明南直隶应天府南京城。从酒楼众食客中听到这个城市后,夏官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秦淮河,由此可见,这异xìng相吸的威力有多么巨大,即使跨越几百年时空,也丝毫不见减弱。
当然,夏官此时去寻秦淮河既不是瞻仰传说中八艳的淑姿,也不是阳气火旺,急求这古代女子的rǔ浪肉波‘消暑解渴’。即使真的有此想法,也还需银子敲门啊。另外这背后还一直跟着条‘小尾巴’,**所需的天时(时间)地利(银子)人和(同伴)一样不具啊。
是的,他是想到了谋生的办法。(不准想歪)本来还在为这‘工作’的事情烦扰,可是从酒楼出来后,这个问题就暂时转为计划了。办法也很简单,并且被不少‘穿越前辈’们用过无数次。
酒楼的一层全是些普通食客,饮酒吃食,聊些家长里短,倒也平常。不过二楼就类似于现代飞机上的‘豪华舱’了,不但桌木椅凳料质奢华jīng细,这东墙处还搭了一座戏台,几名伶伦正在台上咿呀喂喔地唱着小曲呢。
别误会,夏官可不善唱歌,但这并不妨碍他灵感一闪,想起一个非常古老,而且生命力经久不衰的职业,说书!
说书只是大众的一种俗称,严格来说,说书可以划分为评书,评话,弹词,琴书,道情,大鼓书等等许多类型。起源就非常早了,而现代人们所熟知的评书表演形式,大都形成于明末清初。在没有电视电影,缺少娱乐活动的古代,这可是人们jīng神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夏官就切记的,他小时候就常随爷爷一起听家乡的大鼓书。后来有了广播,更是有事没事就凑在‘熊猫’牌半导体台式收音机前听单田芳老师的评书。再后来上了大学,兴趣延伸,又迷上了话剧,并加入了话剧社。所以无论是表演技巧,还是这肚子里储存的故事数量,都让夏官有信心借此谋上一份营生,甚至还能直奔小康,彻底甩去无业流浪者的帽子也说不定。
而要说书,当然要选择一繁华,人流量大的地方。夏官对明南京城不是很熟悉,不过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这著名的秦淮河人气,那一定是差不了的,这点无需置疑。
而要入行,总得先进行市场调查吧。例如这明朝的说书艺人多吗?主要表演形式和节目剧种?何种类型比较受大众欢迎?收入模式和水平如何等等情况。夏官目前还是两眼一抹黑,全无资料,这也是他急切想要赶往秦淮河的原因。
①:明朝的货币价值换算差别很大,不管那些,取平均值,约五六百块RB吧。币值面额划分,两,钱,分,文。明末宝钞失落,市面主要流通为银,铜钱,制钱面额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小说家言,仅供读者方便阅读参考之用,不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