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算李鸿章(五)(1/2)
李鸿章颓然跌坐在房内的锦椅上。身旁边紫檀木造就的圆桌上摆放着刚刚从亲随手里接下来的木盒。他无力地仰面斜倚着,桌上歪倒的茶盅流出淋漓的茶水,沿着桌面慢慢地向地上滴落着,一滴接着一滴。屋子里静极了,似乎连水滴着地时的轻响也可以听的清清楚楚。李鸿章并没有去理会那不停滴落的水流,他的双眼怔怔地盯住房顶,脸上尽是沉痛之sè。他似乎连看一眼盒中之物的勇气都没有,眉头痛苦地紧蹙到一起,就连jīng神也好象突然差劲了许多,昨rì面见赫德之后的欢欣与固守豫省大计已定的神气,早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现在的他跟一只斗败了公鸡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同样的垂头丧气,同样的沮丧不堪。
其实,不是李鸿章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而是那木盒中所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具有震撼xìng了。也许,那木盒中的东西,对于别人也不一定有什么威力;但是对于李鸿章,可绝对比得上是一颗具有毁灭能量的开花炮弹!
虽然那个被打开的木盒倒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仅仅只有寥寥几件而已,但是当李鸿章打开那木盒时,他所经受的震撼是远远要比八国联军万炮齐轰时炮火所带来的震撼还要来的凶猛、还要来的强烈!
那木盒中装着的是只有三样东西:一纸华美的金箔信笺、一块做工极为jīng美的金牌和一套袍服。按理说,有人送金而来,倒不是件坏事,但是无论是那金牌、金箔信笺还是那套袍服,一旦出示人前,都够李鸿章喝上一壶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清廷口中的“乱贼”——太平天国专门派人送来的!
当李鸿章打开木盒,一眼看到那金牌上的字眼时,差点没晕死过去。那面制作的甚是jīng致的金牌上,双龙拱卫之间赫然写着的大字竟然是:“顺天复朝纲淮王幸千岁、李鸿章”!随金牌而来的袍服,是太平天国特意颁发的二等王服,而那封信笺,则是太平天国义王张帅亲笔写来“策封”李鸿章的,信中言道昔rì常州一晤,李帅为天国暗中行便宜。于曾国藩合力围堵圣兵之时,恻然而让,使圣兵一部得以突出重围。又言曾与李帅约定,天下大势逆转之时,便是李帅共襄义举,为驱除鞑虏尽心尽力,如今时机已到,请李帅早做安排为上。
李鸿章看完信,好悬没哭出来。这个张帅到底要搞什么花招啊!这样明目张胆地派人送来太平天国的王服金牌,这不是摆明要害自己么?本来朝廷对汉人三大臣就不放心,私底下肯定安插了细作,如今要是被人知道自己竟然领了长毛王服金牌,自己再多长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啊!贼娘的!这也太损了吧?竟然说自己从鄂东回救庐州是为了给陷入重围的长毛偷放一条生路,还说与自己约定时间一到,就起兵反清,这哪跟哪啊!
其实,这正是张帅所行的分化汉人三大臣之计中其中一计——无中生有。他故意派人假借清军自己人的名义将预先准备好的王服、金牌送到李鸿章的手里,杀他个措手不及。清廷对汉人大臣手握重兵本来就极为不放心,要是知道了李鸿章暗地里收了太平天国的封赏,那还不立刻要搞出一番动作来?
不说这些金制器物极难销毁,容易留下证据,就是李鸿章偷偷将这些东西销毁,自己也可以就势做足文章,让清廷相信李鸿章确有暗通“长毛”之事!毕竟常州之战李鸿章为己所擒,是有目共睹之事,之后李鸿章虽在叛将陈坤书的协助下逃回清营,但自己完全可以将李鸿章逃脱牢笼之事改编为自己想要的情节。到时候,不怕清廷不信!即便不就地斩杀李鸿章,只要清廷对李鸿章心生怀疑,也定然会处处掣肘李的行动,于己军行动大有好处!加上曾国藩被阻在皖西南、左宗棠又被捏住把柄不敢擅动。太平军北上灭清道路上的障碍基本上就被扫清了!
其实,为大军直捣黄龙扫清障碍只是张帅图谋之一,比之将曾、左、李三人逼上绝路,张帅更倾向于将三人策反到自己帐下来!虽然这三人都是杀人如麻的民族罪人,但用人当以一而采之,只要他还有可用之处,便可以用之!杀人嘛,根本算不了什么!自古以来,哪个将帅、哪朝君王的成功身后不是如山白骨?只要他们能改之,将才智用于民,还是能做出一番大事的!历史中记载李鸿章开创洋务、水师,左宗棠收复西疆不都是最好的例子吗?而且,眼下不仅是分化左、李二人的最佳时机,更是策反左、李二人的最佳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