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下(1/2)
第五章山下
早晨的卧龙山的雾气比起山顶上还要浓密不少,孙少阳出来后回首望向山顶,那里哪还有什么道观,连小路山体都没了,直接与天空相连,似乎这里才是山顶。不禁感叹阵法的神奇,摇了摇头抛开其他思绪转身俯视山下。
山下五里之外有个村庄,因为是早上的缘故,每家每户里都冒着炊烟,使整个村子透着股活气。孙少阳看了看就往山下而去,只见他在陡峭的山林间提纵腾挪,从近千丈高的山顶不到盏茶的时间久来到山脚下。
稳了稳气息孙少阳举步向村庄度去,村子不大十几来户百十来人。老远就看见村头那户院子里有一老一少,老人佝偻着背一边给鸡喂食一边给傍边的小孩讲着什么。
行近二十丈时孙少阳聚神一听,就听见老人带着一口地道的巴蜀口音对小孩说道:“据说我们村后这高山有一条神龙,山上有神仙,他们身穿道袍,长发飘飘御剑飞行,简直是来无影去无踪…….。”
孙少阳听闻后非常纳闷“山上没龙啊?我在山上生活了十几年也没看见啊!而且山上有阵法,这老头是如何得知有人修炼呢?”
老头还没说完,就见那孩子指着他身后道:“爷爷,你说的是不是他这个样子的?”老头闻言带着疑惑转过头来,在看见孙少阳时面容一呆,抬头望了望卧龙山心里不禁想到“难道传说是真的?”
孙少阳走到老头身前打一稽首道:“见过老人家,敢问老人家怎么称呼,这里距绵州相聚多远,如何行走?”
老头愣愣的打量着孙少阳,他在心里想这小道士怎么是一口北方口音。他牛头不对马嘴道:“道长可是从卧龙山下来的?”
这也不能怪孙少阳,他从小就和老道生活在一起,老道本来就是北方人而且还中过举,说的一口流利的京片子,他不是北方口音那才奇怪了。
孙少阳也是一愣“这老头莫非傻了不成,为什么问非所答?”孙少阳想了想答道:“正是。”
老头听到他承认后激动不已:“爷爷当初没有说谎,传说果然是真的。”说完腰也直起来了,呵呵直笑。惹得傍边的小孩也是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孙少阳看见老头的反应,想起了师父曾经告诫他“少阳你入世历练一定要多留些心,不要轻易告诉别人修道之事,更加不要告诉他人我门派何处,以免惹火上身xìng命堪忧。”
想到此处孙少阳赶紧道:“呃,老人家小道只是游历至此迷失方向,见此山风光甚美上山游览一番,我不是在向您问路么?”
老头听闻后并没感觉失落他想“就算传说是假的,但是这年轻道士可不是装神弄鬼那种人,这卧龙山高达千丈,奇峰异岭山路崎岖陡峭布满了荆棘,一般人那是上不去的。何况此人道袍虽旧,但上面没有任何污渍和破损,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老头反而热情的拉着孙少阳的手道:“那啥,道长跋山涉水游历至此肯定累了,先进屋歇歇。”说完对着小孩道:“虎子去看看你婆婆饭煮好没,给她说屋头来了贵客,饭好了喊她赶紧端上来,莫怠慢了人家。”说完拉着孙少阳往中间堂屋走去。
在九十年代初期巴蜀之地农村一般都是土墙房,极个别才有砖房而且都是一层,一般是三间正房,中间那间是堂屋,一般是作为祭祀神灵和招待贵客的地方。正房两旁有耳屋用于厨房和蓄养家畜。
孙少阳被这老头的热情搞的苦笑不已,只好随他进入堂屋。房子是砖瓦房,堂屋里干净简单,中间一张八仙桌四根长板凳。最里面的墙上有张用红纸,竖着写着天地君亲师五字,两边还画有驱邪避难的符文和一些驱除不好事物的语句。孙少阳一看就知道那东西没用的。
老头请孙少阳坐上首位,自己则在左首陪席然后才开口道:“不知道长向我问路yù往何处?老头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孙少阳打量了屋子一番开口道:“小道的事暂且不提,还未请教老人家贵姓怎么称呼?”
老头子因为刚刚太过激动,这时听起他再问这才尴尬的笑了笑道:“老头我免贵姓周名华林,已过知命之年五十有八,添为本村村长,老伴尚在,膝下儿女三人。”原来是村长,我说怎么说话有礼有节呢,孙少阳想到。
这时刚刚那小孩跑了进来,藏于老头的身后,从老头手臂里探出头来好奇的打量着孙少阳。老头慈爱的摸了摸那孩子的头道:“这是我大儿子的孩子小虎今年八岁,聪明伶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