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到底拍什么片子(2/2)
陈鹏看着他:“你想呀,向喜剧片这种电影,对于演员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还要有非常的高的演技,可是现在我们根本找不来这样的演员,就是找来了,我们也给不起人家的片酬啊,再说,这类的电影现在已经被金凯瑞演到了极致,人们一提到喜剧片就会想起他,我们要是弄了部这样的电影,根本没有人看呀,那岂不是砸了。”
开玩笑,有金凯瑞在,还想拍喜剧片,那岂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我可不愿意把好不容易弄来的这第一笔原始资本打了水漂。陈鹏心理不尽的想到。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鹏,你说说该拍什么?!兄弟们这次看你脸sè行事!”汤姆气氛的说道,杰瑞也眯着那双小眼睛意味深长地看着我。
要想凭借区区十来万美元在电影里杀出一条血路,那就得拍别人不敢想的,拍出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拍过的片种,只有这样才能财源滚滚。
恐怖片?不行,虽然那部高中生预测飞机失事的片子不错,而且题材绝对是一流的,拍出来绝对的热卖,可惜现在的钱根本不够自己去拍,观众很抵制。灾难片?不行,那得需要大量的特技,工业光魔的钱绝对掏不起。悬疑片?不行,对拍摄者的要求太高,还不是我这个家伙能玩的转的,
思前想后,很多片种最后都被陈鹏一一否定了。汤姆和杰瑞见陈鹏时而皱着眉头,时而微笑,在一边很是无聊,到最后两个家伙居然又看起了花花公子。
陈鹏看着他们拿起花花公子,激动得一拍大腿:“有了!”
汤姆突然被陈鹏一声大叫惊的叫了起来,大叫道:“鹏,你要突然那么吓人好不好,吓的我差点萎了!可是让你付权责!”
杰瑞看着陈鹏胸有成竹的样子,笑眯眯道:“鹏,有什么好主意了,赶紧说说,让兄弟们也听听你的创意。”
陈鹏嘴角微微一笑,亲热的搂着杰瑞的肩膀,又从汤姆的手中取过花花公子说道:“就拍这个!”
汤姆和杰瑞同时望向了那本花花公子,上面是一个染着一头的俏丽的褐发,身材高挑,脸蛋虽缺了一份少女的纯真,尤其是那永不缩水的硬挺双峰,一个搔首弄姿衣服极少的金发女郎。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国家。在当时人们的谈话中,“xìng”一度是个禁忌的字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社会中弥漫起反传统的气息。新生的《花花公子》恰好迎合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思cháo,于是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最畅销的男xìng杂志。到50年代末,每期销量甚至达到一百万册。
当时,保守派们不遗余力地攻击这本有伤风化的杂志,但这反成了《花花公子》最有力的广告,保守派骂得越狠,它卖得越火。而赫夫纳本人也一改过去兢兢业业的编辑形象,把自己包装成一手制造享乐梦的活招牌:比如他和妻子离了婚,也离开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并与数不清的“封面女郎”、“玩伴女郎”有过艳遇和绯闻。但赫夫纳还不满足,他还在PLAYBOY的网站上建立一个栏目就叫“赫夫的特别女郎”,专门介绍与他关系“特别”的《花花公子》女郎,碧姬·芭铎、莉莲·穆勒、夏侬·韦德、蒂娜·乔丹……所以,赫夫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从此以后《花花公子》的销路扶摇直上,到1972年每月销量高达700万份。赫夫纳这时对刊物的内容大加整顿,增加了严肃的内容,提高了素质。他付出全美最高的稿费,故大批著名作家如史坦信克、海明威、英洛维亚、阿西摩夫的新作品都曾在《花花公子》上最先发表,每篇主要文章或小说最少价值15000至25000美元的稿酬,每期的制作费用高达二三十万美元,《花花公子》给人一种清晰的印象:爱,或者即便是jīng彩的xìng关系,总是很复杂的,需要付出几乎难以承受的信任、耐心、沟通、妥协。而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沮丧、失望或jīng神崩溃。这一教导其实就隐藏在《花花公子》的字里行间,陈鹏想这从宅男笔记看到的对于花花公子的介绍,不尽想到,有句话说得好,越是禁什么就越是缺什么,如果我在97年把一部黄sè电影搬上荧幕,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别人放假我们加班,老总说三倍工资还不满足,呵呵,不过一转眼自己写的书都7章了,想一想还蛮有成就感,虽然只有12个收藏,我还是特别的高兴,嘿嘿,虽然不知道是哪位读者收藏了,我还是要说声谢谢哦,小长假三天,大家可以好好的轻松一下,真希望明天一看能有好几个百个收藏,好多推荐,哈哈不做梦了,最后真心说一句希望收藏推荐个,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