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双姝之争(2/2)
其实萧遥不知道,武青婴也有些搞不懂自己的心思。按理说为了不使表哥生疑,她本应希望萧遥别作什么诗,又或者作的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那么就能够证明朱九真是在诽谤于她。但实事求是的说,上次听了萧遥吟的诗后,她还真的是相当欣赏萧遥的文采的,这些年来她也的确是苦无知音,难得遇到萧遥这个“同道中人”,自然有些开心,于是也隐隐地希望萧遥能再造佳句,让她耳目一新。这其中矛盾之处,却不是外人所知了。
萧遥犹豫了半晌,还是没想出什么好法子,但见那三人都在目光灼灼地盯着他,只觉得头都大了。无奈之下,萧遥只能选择顺着朱九真的意思来,毕竟卫璧只是外人,不会长留在此,但自己却栖身在朱家,在朱九真的眼皮底下,如果惹怒了朱九真,她找起自己麻烦来,还真是容易的紧。
“大小姐,表少爷,武小姐,小的只是低三下四之人,又没读过什么书,只是胡乱念上几句,却让两位小姐误以为小的文采出众,实在是惭愧。此时本来不该献丑,但大小姐有命,小的自当遵从,只能硬着头皮来上几句,有辱各位尊听,还请见谅。”
萧遥先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便清了清嗓子,倒没念什么诗,却吟了一首后世开国伟人的《沁园chūn·雪》。他选择这首词的原因有二:一是宋元之后,七言五言诗佳句远不如唐宋时多,偶有jīng品,萧遥却大多没什么印象,要是念上一首“床前明月光”之类的唐诗,却估计连朱九真都听过,那就纯属敷衍了,朱九真不会饶了他,所以只能选择明清两代以后的;二是正值大年初一,刚下过数场大雪,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一片,此情此景吟上这样一首词,倒也贴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yù与天公试比高。须晴rì,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ā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shè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应该说,这首词虽然是后世伟人所做,但无论放在哪里,也绝不输于任何一位诗词名家的作品。萧遥每次吟诵,都有一种心cháo澎湃孺慕伟人之情,更别说卫璧和朱武二女了。尽管卫、朱二人不怎么懂得诗词,但是这首词字里行间并无拗涩难明之句,反而直白易懂,而且无处不透着一种磅礴大气,所以卫、朱二人心中也有些震撼,一时沉默无语。
武青婴却是内行了,上次听了《桃花庵歌》已经叹为佳句了,但毕竟那只是唐寅游戏之作,诗里仅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如今这首词却隐有胸怀天下,傲视群雄的姿态,自古美人都爱英雄,武青婴也不例外,一时间武青婴迷醉在诗词之中,久久不能自拔,目中异彩涟涟,似乎吟诵此词的萧遥那瘦小的身躯也变得高大起来。。。
场面出奇的安静,众人也都一时无语,但有人却不识趣,打破了这个局面。
“大哥!好词啊!”
萧遥听了这声音,一怔之后,苦笑不已,不过同时也轻松下来。他当然听出了这是张无忌的声音,他也早知道张无忌在后面跟着,以这小子傻乎乎的xìng子,原著中朱九真讥刺武青婴时他都敢笑出声来,这时喊一声好也是正常。本来萧遥还担心局面难以应付,不知三人会怎么对待他,不管武青婴怎样点评,大家心里都明镜一般,如果卫璧真的不爽要对付他,朱九真也未必回护,武青婴应该也会向着表哥。张无忌这一搅局,却极有可能令卫璧武青婴将矛头转向他,自己倒是暂时无碍了。只是张无忌是自己兄弟,萧遥虽然知道张无忌挨上卫璧一顿胖揍才是正道,但此时却是在为萧遥挡灾,他也有些于心不忍,所以苦笑不已。
果然如萧遥所料,卫璧、朱武二女的思绪都被张无忌这一嗓子给唤了回来。武青婴定了定神,目光复杂地看了萧遥一眼,不提品评诗句的事,却岔开话题故作不快道:
“真姐,你府上的小厮可真有规矩,咱们在这里说笑,这些低三下四之人居然在旁边偷听,还敢叫上一声两声。师哥,我先回家去啦。”
朱九真很是恼火,眼看萧遥作的诗词比上次还棒,正是要卫璧相信她之前说过的话的好时候,偏偏张无忌这个不识好歹的在此打岔,被武青婴抓住机会做起了文章,想要避开刚才的话题,朱九真又怎会如她所愿?她刚刚甚至还想着,即使武青婴昧着心思抨击萧遥的诗句也不要紧,大不了她把父亲朱长龄请来点评便是。父亲一旦说好,更是证明了武青婴心中有鬼,不敢说实话。总之朱九真打定了主意要令卫璧猜忌武青婴,哪怕不会因此冷落于她,至少也是有了芥蒂,将来如何独霸表哥,就看她朱大小姐的本事了。
“青妹何必动怒,我家的下人没规矩,回头我自会教训。现在将他赶开便是,别要因为一个小厮而影响了咱们品评诗词的心情。”
朱九真狠狠瞪了张无忌一眼,便想把话题引回评诗上去。但卫璧却不这么想,此时他已经确信朱九真所说的萧遥文采好一事不假,但还是从内心底不愿相信朝夕相处的师妹会去欣赏别的男人,哪怕只是个下人也不成。于是也想把此节揭过,免得当真品评起来,武青婴说好说坏都不是他所愿,不如不评为妙。
“表妹,我倒是觉得评不评诗的,待会再说也不迟。但是那个小厮在那里没规没矩,大呼小叫,却是已经影响了咱们的心情,更是惹恼了师妹。你想师妹心烦意乱之下,哪里还有心思品评什么诗词?所以表妹你也别护着,应该现在就好好教训这些个无知下人一顿,免得他们自以为了不起,目中无人,将来还不上了天去!”
说到这里,卫璧却顺便白了萧遥一眼,看来他口中这“没规没矩”“自以为是”的下人,却不止是说张无忌,也有萧遥的份了。
朱九真气得不行,但卫璧发话,朱九真却也不便反驳。若是违拗了表哥,惹得他不快,岂不是得不偿失。想到这她更是气愤张无忌多事,正暗自琢磨要怎么教训教训张无忌时,忽地想起一事,那rì她率领众犬去追小猴的时候,被张无忌护住了,虽然将军们咬伤了张无忌,但张无忌却一掌打死了她的“左将军”,手上劲力倒也不小,看来也是练过功夫的。她想萧遥虽然来历不明,但是不懂武功,倒没甚要紧,但这姓张的小子来路也摸不清,让表哥他们逼出他的根底来也好。于是朱九真笑道:
“表哥说的甚是,那就先教训一下这小子罢。不过青妹,你生气归生气,也别瞧不起这个小厮。你武家功夫虽高,倘若三招之内能打倒这个低三下四的小厮,我才当真服了你。”
武青婴向来不喜身份卑贱之人,另眼看待萧遥已是破例,这时又哪会将张无忌看在眼里,便道:
“哼,这样的人也配我出手吗?真姐,你不能这般瞧我不起!”
朱九真和卫璧尚未说话,那边却恼了张无忌。他现在心里在乎的,除了大哥萧遥之外只有朱九真,所以刚刚听卫璧和武青婴都在尽力贬低萧遥,他也不知两人都是有意为之,只觉大是不平,后又听得萧遥所吟的诗词的确不俗,所以大着胆子喊了声好。接下来朱九真瞪他,他很是惶恐,正暗自惴惴,生怕朱九真怪罪他。但武青婴在他眼里却什么也不是,于是一听武青婴的话,不由心头火起,大声道:
“武姑娘,我也是父母所生,便不是人么?你难道又是甚么神仙菩萨、公主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