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九龙璧,始读书(2/2)
这个时候,没有《三字经》没有《百家姓》,元济哪怕看得书再多懂得再多也对这个在前世已经失传了的书不甚了了,在对古字的认知和发音上还是很欠缺的,于是只能老老实实的从这启蒙读物开始自己的求学之旅。
至于长孙无忌,他启蒙的时候已经学过《千字文》了,但那个时候《切韵》还没有出来呢,用的是魏晋时传下的《声类》,不过相较《切韵》而言,那书已经过时了,是以要重新再学。字数太多不可能一下全都学完,因此暂时先只是稍作了解待到过些时rì再详加学习。
当下长孙晟教得仔细,元济学的津津有味,而长孙无忌却苦巴着脸,不由得让长孙晟看了大叹,这孩子极是聪明但心思不在这上面。
《千字文》总共一千字,除了一个“洁”字重复了一次,没一个字重复的,元济读了三遍就基本能够全都认识了,这让长孙晟大感安慰,教书育人无论是谁都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古皆然。
长孙无忌在一旁看见了也大呼元济非人哉,这下好了,有这么一个鲜明的对比,自己以后的rì子不好过了!
认字发音后,便是写字了,这个时候还没有楷书,小孩子学写字自然要弄清笔划,行书和草书自然是不可以的,于是长孙晟拿来隶书,这个时代承接汉制,所以通用的是隶书,隶书当中自然以汉隶为好,名碑有《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衡方碑》、《曹全碑》、《西岳华山碑》等,以这些为基础,等练熟了以后就可以再学习篆书,如秦代李斯的《峄山碑》和《泰山刻石》,由于五胡乱华很多书籍经典都已经遗失,重新用隶书撰写的还比较少,所以学会用篆书对于将来自学古籍是很有帮助的。
长孙晟对此规划的很好,他是真心希望儿子和元济成才的。
这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晚上的饭是单独吃的,吃完饭以后,需要检查一下学习状况,所谓温故知新就是这般了,元济记得很牢固,长孙无忌虽然有些惫懒,但极其聪明,也是牢牢记住的,长孙晟对此很满意,便让两人回房睡了。
原本五娘下午睡了一觉后醒来还想听故事的,听闻父亲要教哥哥们念书,很懂事的没有去sāo扰,但晚饭后就不同了,她直接冲到了四哥和元济哥哥的房里。
此时的小姑娘身穿粉sè大袖衣和浅绿长袍,垂着红sè丝带,头发盘作三叠平云发梢部任意散开,脚穿鹿皮小靴,显得整个人极为俏丽,元济也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当下不忍拒绝便继续讲了起来。
这也遂了长孙无忌的心思,他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得年龄,听到这么一个新奇的故事自然心花怒放,只是元济的年龄和他差不多,他怎么好意思先开口央求呢,此时他恨不得亲五娘一口。
连续讲了一个时辰,高氏派丫鬟来接五娘回去,元济和长孙无忌便睡下了,长孙无忌原本还想再问问剧情发展的,但元济倒头便睡他就不好意思了,万一惹恼了人家,下次讲得时候不让自己听可怎么办?
元济怕被长孙无忌发觉自己在练功,打算等他睡着了再说,躺在床上暗自运气,这一下却发现只要平心静气,顺其自然,真气运行却是丝毫没有阻滞,不由叹了一口气,这或许就是自己以后最大的本钱了,好歹老天爷总算补偿了他一些东西。
依旧是真气运转一个大周天后,元济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