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报纸发行(2/2)
这对周新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喜讯,这无疑在朝堂上面有了一层保护伞,当然这层保护伞还没有足够强大,但是他的重要xìng确实毋庸置疑的,至少这是皇帝承认的。
至此,那些看着这份报纸不顺眼的人也收回了心思,准备对周新有所动作的那些势力也渐渐的安静下来。
自然的,天下通闻这份报纸的那几个大字也换上了皇帝的亲笔字迹,对此王老教习倒是很豁达,他现在也是如鱼得水,因为他现在就被报社聘为文学版主编。
本身就是个老文人,而且门生故旧众多,在文化圈也算是个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当这个板块的主编正合适。
于小娘子带领的那群娘子军就成了周新专版的编辑,这些小娘子现在一个个都是富婆,以前投进华玉书局的那些钱现在已经变成了巨款,现在书局和报社合并,这些人立即又以极大的热情投钱入股,这女人有了自己的钱就不在是单纯的女人,而是女强人,她们在家里的话语权也是急剧上升。
没看有几家的小娘子现在已经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上门提亲的那更是踏破了门槛,但是家里却没一个同意的,想吧家里的大元宝抢走,岂是那么容易的。
于小娘子家里之前着急的给张罗着婚嫁的事情,但随着周新事业越来越大,而于小娘子当初投的那些钱现在已经翻了几十倍,在于府台这种官吏眼里那都已经是巨款了,她自己攒下了这么大笔嫁妆,那心气也高了,一和她说婚嫁的事情,小娘子转身就走,就三个字‘不同意‘,好在现在她年纪也才刚刚十五岁,而且看上去她对叶文轩也是有好感的,于府台和夫人也就不过分的逼迫,要是真上演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老两口哭的地方都没有。
顺着周新这股东风,于府台也沾了光,不出意外,过了今年考评,明年就可以进京做京官了,到时候是进吏部还是户部,总归是逃不出这两者之间。
直觉告诉于府台,周新是尊大佛,现在正是他的潜伏期,若是有人相助,将来不难一飞冲天。但话说回来,若是一个不好,那就是身败名裂了,现在他的羽翼还不丰满,之前动作也小,受到的关注还不是很多;但是这个报纸一出,那个真就是天下通闻了。要是哪位大人下了死手,还真不好说。
原来是准备将女儿许配给他的于府台,现在也犹豫了……
周新自然是不会注意这些,但是他既然意识到了危险,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尽可能的拉拢一批自己的势力,有了足够的实力自然是让那些觊觎自己产业的人投鼠忌器。
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有了报纸,至少在舆论上,自己占据了主动地位。如果以后在有人在名声上给自己好看,那对方就要小心自己的反扑了。
这段时间还要值得一提的是电灯的推广。经过华玉科技的进一步改进,电灯的生产成本又降低了许多,这使得筑鼎坊的胡掌柜惊喜非常,而且这段时间他接到了皇宫里的订单,各个官员府中也纷纷过来订购这个方便实用的东西,而且随着报纸上给打出的广告宣传,现在全国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好东西,那些遥远地区的客商也纷纷进京订购这种名字叫做电灯的东西。
而翠儿这段时间学习之余除了和三个小丫头胡闹外加到编辑部找诸位姐姐玩耍,最高兴的莫过于关于灯饰的设计。
现在翠儿在首饰界已经小有名气,在周新的指点下,设计出来的首饰也是愈加的成熟。现在她已经是不会轻易拿出作品了,经常是琢磨很久,什么立意什么材质之类的,连周新都听不明白了,这一个月才出了一件作品,但是却赚进了千两的收入。
但是现在随着电灯的发明,尤其是皇宫发出的订单,周新就将那个世界的一些灯具饰品的样式讲给翠儿听,或者直接画出来。等她听明白了,立刻喜欢上了这种光的艺术品。
当看着胡掌柜送来按照周新设计的那种华丽的西方吧洛克建筑内的大吊灯时,尤其是到了晚上等它亮起来的时候,看到的人全部被那种雍容华贵的美丽震撼到了。
翠儿整整在等下看了两个时辰,要不是周新和吴婶硬拉着她去休息,她还真可能在那里看个一夜。
从那以后翠儿就疯狂的迷恋上了灯饰的设计,随着她一幅幅实验xìng的作品被做好后寄过来,胡掌柜甚至亲自来了一趟,在华玉门不远处专门盘下来一间房产,改建后用作翠儿研发灯饰用,并且派来了几个资深的工匠作她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