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仙乐神曲(1/2)
() 《倚天》的这一次开讲场面异常火爆,次rì天下通闻报纸头条就将这些现场照片发了出来,而由于这部书的开篇紧紧承接着《神雕》的故事剧情,让那些书迷们大呼过瘾,那些文人雅士也很满意,开篇又是一首绝好的词“chūn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shè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而接下来报纸的文学板块就是评析的这首词。
这个世界现在还没有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出现,而周新无论讲的《shè雕》还是《神雕》,里面的词却优美动人,意境深远,随着他两本书的慢慢流传,词这种形式已经渐渐的被大武的文人雅士所认同,而且以歌咏之别有一番韵味,于是,渐渐的被一些皇宫大内的乐师歌女所唱而流传了开来。现在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州府,那些娱乐场所的戏曲班子歌女也都纷纷效仿,以往唱的赋或者诗,被更加附和演唱韵律的词所代替。
而这种词也有个名字,被人们称作文轩词,而叶文轩这个名字也渐渐的进入了大武的文化圈里,那些识文断墨的小娘子们也多了一个崇拜爱慕的对象。
尤其是那一首“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让众位读者联系着《神雕》的故事去品味,让人感慨万千。
而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更是赚了大批才子才女的眼泪。而现在这首词也成了这个大武国悼念亡妻的文人们必念的词。
由此,虽然这些词书上都说是某某某所做,而周新也概不承认是自己所做,就算他承认了但是联系一下自己的年纪,那也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没人会信。那推到自己杜撰出的师傅身上呢?自然是可以,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他想的那样。
事情经过流传,到最后往往就会变了味道。人们在说起这些诗词的时候不会说是书中谁谁谁所做,只会说是叶大郎写的某某诗词,这口口相传,最后不是屎也是屎了(这两句话感觉好纠结)。
传遍天下的时候,那诗词的作者也就成了叶文轩,至于那些质疑的人当然也有,但不会是很多,再说在这落后的信息不发达的世界,那些质疑声很快会被淹没,也不会有很多专家学者什么的专门出来多这种新出现的文体进行指责。
于是很多的饱学之士或者是诗词爱好者慕名而来,拜访周新,开始的时候周新还耐心解释,这个词不是他作的,是谁谁作的,解释不清楚的就往杜撰出的师傅身上推,但是经过了几十次几百次的重复,谁也会变得没有了耐心。于是只会微笑,不说是也不说否,您爱怎么认为都行,而且遇见为了诗词来拜访的人,除了很有来历的,不然就是推脱有事不见,这倒是造成了在人们眼中他清高的形象。
而那些慕名而来的才女或者花魁头牌什么的,他倒是好茶好水相待,相谈甚欢,因为有修真者这一层身份,对方也不会提什么很过分的要求,好在毕竟是少数,这个时代能四处奔走的女子寥寥无几。
在文化圈里名声渐起的周新,还没有意识到,他在餐饮界那也是声名赫赫。就因为他讲的书中那些对美味的描写,掀起了一股美食热cháo,从醉仙楼开始,渐渐刮遍了临杭城,接着是周边州府。等传到了京城,皇dì dū专门吩咐御膳房要尽量把这些好吃的做出来,就连《神雕》中洪七公做的那些蜈蚣什么的都上了菜谱,要说这件事情发展到高cháo那还是皇宫里举办的一个宴会,为了庆祝海贸生意的成功,皇帝大宴群臣,特别的把周新书里讲的那些美味奇珍都呈现了出来。
这一来那些皇子皇女和诸位大臣们吃的是不亦乐乎,也的确是美味至极,于是由皇宫就流传出一个《shè雕神雕美食谱》的这么一个传说,传言书中美食夺天地之造化,鬼斧神工,美味无比,里面任何一道菜都是经过名家大厨根据叶文轩的书中描述千锤百炼烹饪而成,若能将这些菜品都尝一遍,那就算立时死了也是不亏的!
这个传言有些夸张,不过只要听过看过两本书的人,立马就口水横流,信的不能再信了。周新当时听了这个说法之后也是嘴馋不已,这皇宫的御膳,那底是要多好吃才行啊,有机会一定要尝一下。
而经过皇宫的这么一宣传,夹带着两本书的火热程度,各大酒楼都开始了研制自己的《shè雕神雕美食谱》,所谓上行下效,虽说学不了皇宫里那么厉害,但也不差,总有几分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