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人、孩子(1/2)
() 小哑巴并不是哑巴,他叫周洋,跟这个村子里大多数人是一个姓,不过这不包括拐子老头,拐子老头姓李,具体叫些什么?就没人说得上来,他自己说是一个游方僧人,因为山下有剪径的强盗,才上了这九峰山。村民们看他又老又瘦的,还拐着一条腿,山里经常有野兽出没,索xìng就把他留在村里看管社庙。村民平时以打猎伐木为生,拐子老头就替村子里做些杂活、粗活什么的,村民也愿意接济他。
周洋是个孤儿,父母死得早,叔叔伯伯都有了家室,不愿意再添麻烦,又把他托给拐子老头,老头倒没什么不愿意,至少能有个伴。周洋却哭着、喊着,就是不愿意离开叔伯家,最后是答应他以后可以经常回来住的情况下,他才去社庙老头那。
没想到,这几年他跟老头最熟,叔伯家也不回了,其他孩子不愿搭理他,他也不想跟他们玩,天天帮着老头拉板车。老头也没什么好相与的,就教他练一些乡下把式,吃一些滑不溜秋,似野菜,而又比野菜苦涩得多的东西。周洋也从来不抱怨,他知道只有老头对他最亲,他不是亲爷爷,却胜似亲爷爷。
爷孙两拖着板车正从村外往村子里走,车上装的是一些黄土、山石,守门的几个村民看着爷孙两的滑稽动作,还不时地互相逗笑着。老人一直以微笑看着众人,并不觉得难堪。周洋小孩心xìng早就受不了,只顾着低头拉车。
村子里经常有从山里采下来的原木,原木过于巨大,总能把村落里的地面压得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水汪汪的,甚是泥泞。不过大家也没办法,山间地都是些黄土,从山下运来的砖瓦盖房子都不够,更不用说用来修路。因此只能压下去了,添些小山石补起来,补起来之后,又压下去。
村庄里此刻看去,热热闹闹。得空的,坐下来抽杆烟,年轻人在练武场中练把式。村民们吃饭的本事,大家练得十分自觉,不过也有技高一筹的村民自愿当拳脚师傅在边上指导,练得过于走样的,还被师傅大声呵斥,好几个妇女蹲在村西头的山溪边洗着衣服,偶尔抬起头望着练武场这边。躲在树背后的几个孩子趁妇人不注意,往溪水里扔了几个大石子,石子溅起来的水花,像玉盘里的珠子一样四散开去。妇人们待到水花溅到身上才有知觉,几个年轻一点的妇人气不过,拿着捣衣槌追了上去。被抓住的孩子躺在地上哇哇直哭,怎么扯就是不起来。没被抓住的则逃远了,还不住地做着鬼脸。
这些都不属于周洋,周洋跟老人一起,扫掉地上的碎木屑,杂草,把车里的黄土清理出来,慢慢地一个坑、一个坑地填满,最后又用脚踩踏实,再铺上一层层厚实的山石。刚铺上山石的地面,像极了社庙边的老癞皮狗,斑斑秃秃的,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不过这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些在边上堆原木的村民还嫌他们慢,早就不耐烦地把木料堆了上去,瞬间,癞皮狗只剩下了一条尾巴,宽大的原木树身,把它整个身子都占据了。
周洋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早已习惯地抹掉额上的汗水。背后一个人拉了他一把,他回头一看,来人手里握着两个橙红的橘子,看得出来这是山下的市场里才有的,要好几钱银子一斤,周洋记得小时候爹也给自己买过,不过买了之后被娘骂了好几次。周洋搓着手很是想要,不过手却没抬起来。来人硬塞到他袋子里,可是周洋哪有完整的袋子,刚塞进去的橘子,‘啪、啪’掉在地上,老人捡起地上的橘子,手臂碰了周洋一下,还不快谢谢婶婶。周洋‘谢谢’没说出来,妇人好像红着眼睛走远了。
周洋远远地看着那个红花布褂子的婶婶,手里握着老人捡起来的橘子,婶婶好像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不过瞬间又抹过头去。老人拍着周洋蓬松的头,语重心长道,“别人对你好了,你也要对别人好,知道吗?”周洋仍是没说话,只是看着手中橙红的橘子,橘子不大,周洋的小手就能握住了,不过他抬头仰视老人皱巴巴的三角眼,像是明白了老人的意思。老人知道这孩子的心思重,只是不善于表达,不过他并没有怪罪孩子的意思。他拍着板车的边板,“歇够了,咱们再去装一车吧!”
周洋把衣服兜在裤子里,两个橙红的橘子塞在衣服里。周洋还生怕橘子要掉出来,紧了紧衣襟上的带扣。板车迎着门外吹来的风,十分凉爽,周洋毕竟是小孩子,得了橘子的高兴已经写满了脸上,老人搭着一条腿,跟在后面哼着村里面人很少听过的小曲,曲调时而悠扬,让人想入非非,时而又如浅唱低吟,竟是说不出的颓丧。周洋听惯了,却没觉出这方面的味道,只当做老人心情高兴的一种消遣,因为他知道老人高兴的时候会哼几曲,但是他不知道老人悲伤的时候也会哼几曲。
山门口站着的显然是昨天八人中为首的jīng壮汉子,汉子看见爷孙两推着板车过来,浓密的黒眉疏松成一个倒八字,脸上满是笑意,隔着有段距离,汉子就叫开了,“老李师傅啊!真是麻烦你啦!你看这大热天的,你们也不歇着。”边上看门的村民显然诧异,这个对谁都一脸紧巴巴的村长,为什么偏偏对这两个家伙这么恭敬有礼?jīng壮汉子走过去,拍拍周洋瘦弱的肩膀,“嘿,小伙子还不行哦!要多吃饭,多吃饭才能有力气干活,才能像那些叔叔一样上山伐木,上山打猎。”汉子嘿嘿笑,对着老人竟是笑得咧开了牙,“老李师傅啊!坐坐吧!地不急着修了,反正补来补去也就是那几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